第A04版:法治综合

徐汇法院率先试点“调解前置”

联合市互联网调解委员会办结首批案件

本文字数:804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马超

本报讯  昨天,徐汇区人民法院联合上海市互联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首批4起案件办结。该调委会于今年9月成立,专门化解涉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电商平台消费纠纷等领域高发案件。这4起案件是该组织首批调解成功的案件,也是徐汇区调解前置线上工作开展以来首批调解成功的案件。

这4起纠纷是摄影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原告是北京某图片公司,拥有该4幅摄影作品的著作权。被告上海某健康管理咨询公司在其管理的不同公众号上未经原告允许发布了包含原告4幅摄影作品的推文。原告通过上海法院12368网上立案平台诉至徐汇法院。10月14日,立案庭工作人员根据调解前置试点工作相关规定将案件发送至区司法局智慧调解平台。10月21日,平台将案件发送至上海市互联网人民调解委员会(徐汇工作室),并分配给调解员。当天,刘巍嵩调解员接到案件,立即开展调解工作。他看完案件材料,认为案件事实清楚,标的额不大,且双方都有代理律师,具备良好的调解基础。他分别拨打双方代理律师的电话,摸清双方调解意愿,并根据具体情况给出调解方案。当天下午双方在调解员主持下达成口头调解协议。10月25日,刘巍嵩制作人民调解协议发送给双方。被告根据协议于10月26日一次性支付原告和解款3000元。随后,原告向法院提交撤回立案申请。

该案调解员刘巍嵩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某律师事务所主任,主要办理涉互联网侵权案件:“如果这批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可能需要半年左右时间。双方当事人为了几千块的标的,反复跑到法院,耗费大量精力,也消耗较多司法资源。调解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化解群众矛盾,让每一起案件都能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

此前,上海高院联合市司法局下发了《关于探索实行调解程序前置试点的实施办法》,探索在六类法律关系简单适宜调解的民商事案件中实行调解前置,并在徐汇等四个区进行试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徐汇法院率先试点“调解前置” 2021-10-27 2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