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走近人大

当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

代表建议建立本市家庭教育社会组织服务体系

本文字数:2218

家庭教育 资料照片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然而部分父母对未成年人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这也意味着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而重视家庭教育也是市人大代表的呼声,代表建议建立家庭教育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建立以社会组织为创新载体的“家校社”联动家庭教育服务体系。

代表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家庭教育

市人大代表王芳指出,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的建立,从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对整个家庭的教育服务指导。不是发现了问题去解决问题,而应该是在发现问题之前就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防范,家庭教育的思想从组建家庭时就应该建议,而不是一味地针对有问题家庭、特殊家庭、困难家庭等。

王芳表示,目前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效果不显著,受众群体不全面,同时家庭教育管理机制复杂,职能不明确,这也导致了管理上存在着疏漏,机制落地难度大,家庭教育推进力度有阻力,不能切实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后顾之忧大于有效实施。

为此,王芳建议家庭教育服务应从组建家庭开始,有始有终。应该在领证之前给予新组建家庭的年轻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夫妻的和谐和睦、作为子女的孝敬长辈、作为父母的孩子教育,在这里就应该种下一颗家庭教育的种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开花结果。

同时,还要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的家庭教育、社区的家庭教育中,建立以社会组织为创新载体的“家校社”联动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社会组织作为“家校社”联动的服务载体,贯穿于“家校社”联动的整个家庭教育服务体系中,做到有目的、有推进、有落地、有跟进,将家庭教育落实到学校、少年宫、社区、社区教育等。除此之外,本市还应鼓励社会组织家庭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加强对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的扶持力度。

由于家庭教育涉及面广泛,市场上涌现出各类打着家庭教育旗号的培训和训练营,抓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以高价开展所谓的家庭教育培训,混乱了家庭教育市场。王芳建议设立专属的职能部门,以妇联为主要负责,文明办、教育局协助管理的方式,落实职能部门的管理侧重点,让机制落地和实施更加的规范,管理更加有针对性,让家庭教育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进展:本市启动了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

市妇联、市教委在答复中表示,一直将构建系统化的家庭教育培训体系作为家庭教育工作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上海也在全国率先推出《上海市0-18岁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试行)。目前,市教委、市妇联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家长家庭教育的新需求,依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要求,联动高校学者、开放大学、学会协会等专业机构专家和一线家庭教育指导骨干教师,启动了《上海市0-18岁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修订,进一步完善全民家庭教育培训体系。

市妇联表示,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团队研究制定《0-3岁婴幼儿成长与发展指南》。《指导大纲》和《指南》帮助社会和家长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教育重点和各年龄段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并向学校提出了各年段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形成了家庭教育指导系列,为实施分年龄段家庭教育指导、提升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市文明办则根据社区家庭教育和学生成长需求,以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建设为抓手,结合区域特色,通过滚动式、批次性建设,深化推进新时代上海市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建设工作。在40家首届示范性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基础上,加快实现每个街道、乡镇至少有1家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的目标,大力提升已建成的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能级,发挥好各级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分点)的阵地作用,开展亲子活动、家庭心理辅导讲座等,借助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深化家庭教育社会参与度。推进打造市民身边的家庭教育示范点。今年,市妇联在全市推荐命名50个“上海市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示范点”和50个“上海市亲子阅读指导示范点”,帮助广大家长按图索骥,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送到每个家庭。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已建成

记者了解到,上海已构建市、区、街镇纵向联动,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网格化服务体系,形成了“3+16+X”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其中,“3”指在市教科院、开放大学、奉贤区分别建立的市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16”指16个区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中心、区级早教指导中心;“X”指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及每个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共计近3400个,早教指导站846个。

本市正在积极推动探索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更多高校资源、专业医疗机构、社会公益组织力量,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社会支持系统,切实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五进”(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楼宇)工作。2018—2020年,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项目以“树立科学家教,涵育时代家风”为主题,向专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开展活动4142场,受益41.6万人次。

下一步,市妇联、市教委、市文明办等相关单位将继续密切合作,进一步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用好社会组织等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的推进家庭教育指导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A08当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 2021-10-27 2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