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中国

隔离病房里的“临时妈妈”

本文字数:981

□据新华社报道

从救护车下来,4岁的张小月和1岁多的张小亮姐弟俩看到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白阿姨”有点发怵,小手小脚挥舞着,顿时进入“不配合”模式。“大白阿姨”怎么也哄不好,又担心防护装备被拽掉发生感染,就两人一组,一人抱着孩子,一人牵着孩子的小手,一路安慰,这才顺利进入病区。

张小月姐弟家在甘肃张掖市。妈妈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后,姐弟俩10月27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专家组会诊后诊断为新冠肺炎轻型确诊病例,当日被转运至市级定点医院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

进入病区后,看着迎接自己的一堆玩具和饼干、面包、纯牛奶等零食,姐弟俩慢慢平静下来。“尽管不知道为什么来医院,但有吃有玩,立马就开心了。”张掖市二院隔离病区护士长戴丽萍说。

离开了妈妈,护士们分班次当起了孩子们的“临时妈妈”。虽然顶着“临时”的名头,但“妈妈”的职责一点也没少。

姐弟俩的紧张消失了,也调皮起来。病床上的呼叫系统,两人一天要按几十遍;玩着闹起了小别扭,还要找“临时妈妈”调解。

晚上的看护特别考验“临时妈妈”。姐弟俩每人一张床,但戴丽萍担心孩子从床上掉下来,安排专班护士,彻夜轮班守护。“护士们有的还不足23岁,自己都没孩子,可‘临时妈妈’当得有模有样。”戴丽萍说。

小亮太小,睡下后小嘴巴发着“吧唧吧唧”的声音,“临时妈妈”立刻明白了“他想喝奶粉。”当晚,医院后勤保障部加急送来了奶瓶和奶粉。一旁的姐姐来回折腾,难以入睡。她有着更高的陪伴需求——听故事。“临时妈妈”讲了好多个小故事后,小月才安稳入睡。

每一位“临时妈妈”都在精心呵护、用心照顾这对姐弟。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临时妈妈”们咨询营养专家,联系后勤保障部为孩子提供了面条、营养粥、蔬菜、水果和奶制品,合理搭配孩子饮食。

爱蹦爱跳是孩子的天性。姐弟俩只有轻微咳嗽,一睡醒就进入“充电五分钟、待机一整天”的状态。“临时妈妈”生怕两人摔倒,不敢让孩子离开视线。

从饮食上特殊关照、从精神上充分陪伴,在治疗方面更加全力以赴。

“我们给孩子用了留置针,扎一针管几天。吃药也是哄一句喝一口。”戴丽萍说,看着姐弟俩稚嫩的脸庞,“临时妈妈”满脸心疼,就想发挥专业所长,尽最大努力,让他们康复出院。

“我们的‘逆行’和坚守,就是为了让他们早日康复和家人团聚。”戴丽萍说,“以我使命,护你周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中国 A08隔离病房里的“临时妈妈” 2021-11-02 2 2021年11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