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社会

铊中毒患者命悬一线

司法鉴定人打开生命通道办实事

本文字数:107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患者生命垂危,疑似中毒,急需鉴定!今年7月的一个深夜,某医院急救室发来鉴定样本,鉴定人迅速开展工作,发现样本中铊元素质量浓度异常,立即将结果送医,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这份紧急委托,是通过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法医毒物化学研究室为医院开设的绿色通道送达的,这样的绿色通道是本市司法鉴定行业为群众办实事的众多举措之一。

日前,上海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通气会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本市司法鉴定行业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以“便民、利民、为民”为理念,推出多项便民举措,通过开展公益咨询服务、上门鉴定服务、为困难群众减免鉴定费用等方式,为群众办实事、替百姓解忧难,截至目前已为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500余次,为困难群体减免鉴定费用30余万元,线上线下免费咨询近万人次。

会议还介绍了群众关心的司法鉴定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估工作情况。据悉,司法鉴定作为重点领域被列入《2021年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以来,上海市司法局开展了首次全覆盖信用评估工作,基于社会服务场景和政府监管场景构建了两套不同的指标体系,设置社会服务场景目的在于重点考量影响群众选择服务机构或人员的主要因素,如是否存在信用负面记录、受过的表彰处罚等信息,根据信息的项数和评价层级进行评估。参与本次评估的司法鉴定机构共46家,司法鉴定人共697名。

市司法鉴定协会党委副书记、市司法局司法鉴定管理处处长卜少华介绍:“经综合评估,此次共产生示范类司法鉴定机构6家,示范类司法鉴定人54人,在12348上海法网上向社会公开,同时,我们还对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荣誉表彰信息和失信信息以红黑榜的形式在上海12348法网首页滚动提示,以便社会公众及时掌握有关主体的动态情况。”

此外,对司法鉴定机构的专业能力进行评定等级也已纳入市司法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二批重点项目清单。

“目前,我们正在根据各司法鉴定机构自主申报情况开展等级评定工作。评定内容涵盖人员场地、技术能力、内部管理、科研等模块,最终评定等级将对社会公开,方便群众和使用单位选择。”上海市司法鉴定协会秘书长王云介介绍道。

针对群众普遍反应的对鉴定相关基本常识和操作流程不熟悉等问题,市司法局将组织专家,就常见问题、基本程序等方面,为普通群众编写一套鉴定业务指南,便于群众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基于“市民云”APP和微信、支付宝中“随申办”小程序的个人委托司法鉴定在线预约功能也将于近期上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8铊中毒患者命悬一线 2021-11-05 2 2021年1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