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种被称作“非典型肺炎”的新发传染病汹汹而来,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场同心抗疫的人民战争打响了。从逆行出征的医务人员到友爱互助的志愿者,从紧急攻关的科研人员到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处处是冲锋陷阵的身影,时时有默默付出的真情,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磅礴伟力。
搅乱了一个春天
2003年1月3日,广州各家报纸陆续出现了“不明原因性肺炎”这一字眼。报道起于河源市的市民传言有一种不明病毒正在流行,从1月2日起,该市出现抢购罗红霉素的风潮,还有人专门跑到附近的城市甚至广州来买药。
l月,广东多地陆续出现类似病例,广州、中山、佛山等地都有医务人员与类似肺炎病人接触后被感染的情况。
此时,离2003年春节(2月1日)没几天了,人们归心似箭,开始准备回家过年。随着病例增加,恐慌也在蔓延。2月8日,一条消息借着手机短信以惊人的速度在广州传播:“春节期间,从中山等地传入广州一种怪病,该病潜伏期极短。目前已有多人死亡,不少医务人员也受到了感染。”据广州移动统计,仅8日一天,短信流量就达到了4000万条,9日4100万条,10日4500万条。
恐慌有时比病毒更可怕。2月10日,刚过完春节,广东人民就开始抢购一些据说能防治非典的药物和食品。短短两天,板蓝根脱销,白醋告罄,寻常的医用口罩要托人才能买到。
2月11日上午和下午,广州市政府和广东省卫生厅先后召开记者会,向社会详细公布了非典型肺炎的发病情况。这是1989年国家《传染病防治法》颁布以来首次由政府正式发布此类新闻。广东省卫生厅在会上称:截止2月9日,广东省共发现305例非典型肺炎病例,死亡5例,其中,医务人员发病105例,无人死亡。报纸很快印发了相关消息,这也是“非典型肺炎”这个后来掀起滔天大浪的名词首次见诸报端。
在公众心目中,钟南山的名字最早与非典联系在一起就是在这天的记者会上。作为呼吸病方面的专家,钟南山用平稳的声音告诉大家:非典并没有谣传的那么可怕,它是可控、可治、可防的,市民不必过分恐慌。这是钟南山在媒体公开露面的第一天。实际上,早在两个多月前,钟南山就投入到了抗击非典的战斗中。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土长叶欣,是该院最年轻的护土长,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救护车司机范信德、中山三院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邓练贤、广州市胸科医院二内科主任陈洪光等,先后以身殉职。如钟南山所说,SARS是一场遭遇战,无论是个人、医护人员还是国家,都以毫无准备的血肉之躯面对来势汹汹的神秘病毒。在钟南山带领下,广东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为找出病原体,钟南山带领专家组与香港合作,最终分离出两株冠状病毒,找到了非典真凶!
成为一座“空城”
2003年3月1日凌晨1时,27岁的山西籍女子于某因多日持续高烧,呼吸困难,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魏东光护送下住进了北京301医院。同时,非典也正式进入北京。于某虽然来自山西,但她的“肺炎”却源自广东。
3月6日,北京地坛医院又接收了一例输人性非典病人。此后,数百名感染者陆续接受救治。3月末,北京也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疫区。这个春天,拥挤的北京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4月3日,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出席新闻发布会,他以非常肯定的语气介绍了北京的疫情:12个病例,死亡3例。当晚,301医院军医蒋彦永在家中电视里收看了张文康的讲话。“简直是不敢相信。”这名72岁、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军人觉得,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他随即给309医院打了个电话,听到的情况令他久久不能平抑心情:仅309医院,至4月3日,就已收治了60例非典病人,死亡6人。第二天晚上,蒋彦永坐在电脑前,写了一封署名信:“今天我到病房去,所有的医生和护士看了昨天的新闻都非常生气……”媒体公开信的内容后,一片哗然。4月11日,此前已被世卫组织排除出疫区行列的北京重新被定为疫区。
4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广东疾控中心,他用到了一个词——“揪心”。温家宝总理在短短几天内分别下到北京佑安医院等一线阵地,看望医务人员。温家宝警告,所有不报或瞒报非典感染病例的地方官员,都将面临严重后果。
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非典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没有出现,来的是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高强介绍:截至4月18日,全国累计报告非典病例1807例,其中,北京339例……
几天后,张文康卫生部部长一职被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接受了孟学农辞去市长职务的请求。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号主席令,任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兼任卫生部部长。王岐山也临危受命,任北京市代市长。随着疫情公开透明化,公众的恐慌心理有所缓解。
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成立国务院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吴仪任总指挥。中央财政设立非典型肺炎防治基金,总额20亿,从预算总预备费中安排。当天,北京市通告,对非典疫情重点区域采取隔离控制措施。
4月24日,王岐山主持召开在京就任后的第一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对防治措施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调整,隔离措施更加严格果断。
4月23日拂晓,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动工。北京市建工集团、城建集团、住总集团、城乡集团、市政集团和中建一局6家企业4000余名施工人员,携500台装备开进施工现场。24日,医院结构完成30%,内装开始。25日,医院结构完成60%,内装完成30%。26日,施工人员增至7000人。27日,医院主体工程完工,进入市政收尾工程。28日,收尾工程完工。29日,通过验收。当天20时30分,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院长张雁灵被任命为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30日,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交付使用。医院占地12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病床。
5月1日晚11时到5月2日凌晨3时30分,首批来自北京15家医院的156名非典病人入住小汤山医院。
一次特别的考试
“众志成城”成为中国抗非的标志性语录,响彻神州。
4月29日,温家宝出席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关于非典型肺炎问题的特别会议。会后,中国与东盟十国签订联合声明,建立互通疫情机制,中国还主动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成立专项基金,以携手共同对抗SARS。当天,财政部与卫生部下发紧急通知,明确规定对农民和城市贫困人员非典患者实行免费医疗救治。这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北京市非典病例激增至2705人,其中确诊病例1347人,疑似病例1358人,66人因患非典身亡。
5月1日,胡锦涛在天津检查非典防治工作时,号召“打一场防治疫病的人民战争”。唯有“众志成城”,才能战胜非典;唯有“人民战争”,才能战胜非典。
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治措施得力,抗击非典效果在5月初显现出来。5月9日是一个标志性时间,当天,北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都较高峰期下降了一半,之后几天一直保持平稳。当日,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生局宣布,北京市持续了十几天的SARS上升平台期,已经下降到一个低水平的平台。
5月13日,疫情通报传出喜讯:广东新发病例首次为零。第二天,世卫组织结束了对粤第二次考察,并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表示:广州有望短期内遏制SARS流行。
6月20日10时05分,北京最后一批18名非典患者康复出院,小汤山医院救治非典患者的使命胜利完成!4天后,世卫组织在日内瓦总部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时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至此,中国大陆从疫区除名,标志着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工作取得胜利!从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成立,到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双解除”,中国战胜非典用了两个月时间。
7月13日全球不再增加新增病例和疑似病例,疫情基本结束。
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8422例,共夺去919人的生命,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内地波及266个县和市(区),累计病例5327人(其中医护人员1002例)、死亡349人(其中医护人员33人)。此外,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
也正是这一年,开启了中国现代应急管理体系的元年,推动着中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跨越式的发展与变革。当年5月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76号令,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在我国建立起“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法律制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