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重点

检察力量守护“包裹里的安全”

上海检方贯彻“七号检察建议”延伸检察职能促寄递行业健康发展

本文字数:3116

①②——检察官走访调研物流企业

③——检察官向被建议物流企业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杨浦检方供图

□法治报记者  夏天

在一些警匪片中,犯罪组织事先把武器等违禁品存放在机场或车站的储物柜中,再由不法分子前往提取,往往是反映其犯罪准备的经典一幕。然而随着“互联网+寄递业务”的普及,此种行为也被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采用,实施各类不法物资的转运。近年来,随着我国寄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利用寄递渠道实施贩运毒品等违法犯罪呈现大幅上升态势。

检察机关对办理的寄递违禁品犯罪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经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审议决定,于近日向国家邮政局发出了“七号检察建议”,同时抄送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12个有关部门,推动强化安全监管,堵塞管理漏洞,促进寄递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本市,检察机关针对案件中发现的犯罪分子利用快递、智能快递柜漏洞寄递毒品等问题,已在延伸检察职能,向邮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建立邮政监管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联动机制,为寄递行业禁毒专项工作贡献检察力量。

小小快递柜岂能成贩毒链一环

唐某来曾是一名公司职员,2019年7月16日傍晚,他受人指使,明知自己接收到的快递中含有毒品,依然将这些快递存放在本市某小区楼下的4个快递柜内,再将取件码发送给他人。随后,购毒人员从他人处获得取件码,从其中一个快递柜中取得毒品。案发后,公安机关从其他快递柜中查获出剩余毒品疑似物3包。经鉴定,上述毒品疑似物重4.53克,均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

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本案时发现,唐某来与购毒人员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并且贩卖毒品的上家尚未到案,证据较为单一,被告人唐某来在犯罪链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为夯实证据、厘清案件事实,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依法调取比对唐某来与购毒人员联系的上家电话号码、快递柜取件码、转账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并结合毒品扣押称重笔录、鉴定意见和两人的言词证据,形成了可以互相印证、完整的证据链条,证实唐某来的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应当以贩卖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检方根据查获的毒品情况,准确认定了被告人唐某来参与贩卖毒品的数量。

最终,检方以涉嫌贩卖毒品罪对唐某来提起公诉,静安区人民法院经审理,依法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判处唐某来罪名成立并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该判决现已生效。

检察监督联动邮政监管 跨区域综合治理

唐某来一案也暴露出邮政管理存在的相应漏洞。静安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立足本职,针对在多起毒品案件办理中发现的监管盲区和漏洞,先后向宝山邮政管理局、黄浦邮政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就切实做好收寄验视,强化智能快递柜的备案、检查工作,加强寄递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等提出建议。宝山、黄浦邮政管理局书面回复表示已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管控,同时提出监管力量不足、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等难题。针对这些问题,静安检察院联合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宝山邮政管理局会签《关于建立邮政监管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联动机制的意见》,从深化信息共享、强化业务交流、开展专项检查、建立联席会议、优化执法监督、遵守保密规定等6个方面,明确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邮政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监管合力,为寄递行业禁毒工作注入检察力量。

近日,本案入选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寄递违禁品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检认为,上海检方延伸检察职能,针对案件中发现的犯罪分子利用快递、智能快递柜漏洞寄递毒品等问题,向邮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建立邮政监管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联动机制,为寄递行业禁毒专项工作贡献检察力量。

此外,记者从奉贤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与金山区人民检察院、奉贤区邮政管理局也签署了《关于建立邮政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联动机制的工作备忘录》,就深化行政执法与司法信息共享,共同开展预防和打击寄递渠道涉枪涉爆涉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专项综合治理行动达成共识。

不法分子“偏爱”哪些物流?检察建议指出问题

“2017年以来,我院办理寄递类毒品犯罪案件70余件,其中涉及你单位近10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近日,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向某快递企业制发了检察建议,指出快递服务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新的作案手段,特别是利用物流业监管漏洞,通过寄递方式走私、运输、贩卖毒品的案件快速蔓延。检察官认为,寄递毒品导致毒品犯罪更隐蔽,毒品更易扩散、流通,给打击犯罪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为此,杨浦检察院在坚持依法、从严、全面打击寄递渠道毒品犯罪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延伸检察职能,助推提升禁毒整体效能。检察官通过专题调研走访,详细了解快递收寄过程,包括是否进行实名制收寄、人脸比对、物品验视等问题,共同分析寄递行业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检察官发现,犯罪分子多选择配送效率高、时效快的物流企业,涉及多家较为知名的品牌,而寄递信息的真实性较差,如寄件人、收件人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物品登记信息不真实不具体,甚至冒用他人信息,都给犯罪行为起到了“掩护”作用。

针对寄递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杨浦检方及时向寄递企业制发检察建议,并重视督促落实。检方研究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就寄递行业综合治理充分听取意见,并向相关寄递企业和监管部门提出了增强防范意识、创新管理模式、落实安全制度、加强教育培训等建议,促进有效监管。

“我院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强化责任意识,抓好‘七号检察建议’落地落实,依法惩治和预防寄递渠道毒品犯罪,共同推动寄递安全法治化治理。”杨浦检方表示。

政法力量携手快递“小哥”共筑邮路防火墙

“你可能会无意间成为毒贩的‘帮凶’!”近日,徐汇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洪萍在和顺丰速运的快递人员讲一起贩毒案中这样说。为贯彻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徐汇检方已加入了“寄递渠道禁毒百日攻坚行动”。洪萍会同区公安分局民警、街镇禁毒社工共同走访了多个快递营业部开展禁毒宣传活动。“说到毒品,很多人都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但事实上,在制毒、售毒的违法链条中,有些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洪萍说。针对“互联网+寄递”贩毒态势及毒品犯罪活动新变化,她结合近期寄递行业涉毒案件办理情况,向快递从业者剖析区域内寄递行业毒品交易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每一个快递小哥都可以是阻止毒品寄递的战士,我们要共同筑牢寄递物流行业禁毒防线,让毒品无法‘上路’。”一位快递小哥有感而发。大家纷纷表示,检察官的讲解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禁毒意识,增强了识毒、防毒的能力。大家达成共识,严防毒品犯罪分子利用寄递管理薄弱环节寄递毒品,提高物流寄递业禁毒管理水平,共同筑牢寄递物流行业禁毒防线。

在黄浦区,已有2000余名快递小哥化身平安志愿者,佩戴上志愿者袖章和标有志愿者服务内容及处置电话的志愿者吊牌正式上岗,走街串巷参与社区治安巡防,宣传教育劝导;协助社区管理,排查督查隐患;关注社情民意,收集治安信息;邻里看家护院,推进平安建设。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争当平安志愿者我们个个争先。每天我们走街串巷,给上海这个钢筋混凝土筑就的城市带来温暖的衣物、快乐的礼品和情感的纪念,我们每一名快递小哥已经与上海这个光荣的城市密不可分,我们就是上海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后也将成为我们这个城市的平安志愿守护线。”许为是黄浦区邮政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快递投递员,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城市的快递包裹再创新高,“小哥”们将自觉担当起平安志愿者的责任,严禁黄、毒等各类法律禁寄物品通过寄递渠道流通,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线索,确保用户寄递物品的安全、迅速、及时、满意传递。“小哥”们将以个人保道段、道段保片区、片区保营业部,以百倍的责任十分的努力积极工作,确保寄递渠道的平安、通畅、顺达。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3检察力量守护“包裹里的安全” 2021-12-08 2 2021年12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