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社会

不还钱手机就被“锁死”

上海警方全链条捣毁一个网络非法放贷团伙

本文字数:1407

□法治报记者  翟梦丽

“无需抵押、免查征信、快速放款”,贷款只需引诱骗借款人安装特定手机软件并登录指定账户后获得远程控制权限。没承想,一旦逾期未还手机就被锁定还遭受言语辱骂。近日,上海警方全链条摧毁一个新型网络非法放贷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金额逾50万元。

借钱不查征信

只需安装贷款软件

今年8月初,市民吴先生在某网络论坛的“贷款交流”板块看到一则提供小额贷款的广告,宣称“无需提供个人征信”“仅需提供某品牌手机参数”“放款快速”。如此便捷就可以借到钱,让手头拮据的吴先生不禁心动,在看到论坛中有不少人声称“亲测”有效后,他当即按照广告中的联系方式主动联系了客服。

客服向吴先生确认,贷款无需抵押、不看征信,但是需要提供自用手机的详细参数,放贷额度就是根据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一般按照20%发放。据此,吴先生提供了自己手机的相关信息以及登录账号,并点击客服发来的链接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聚宝盆”的所谓贷款软件。很快,客服告诉吴先生,其可贷款额度为400元,但是实际只能放款200元,另外200元已经作为利息收取,3天之后需要还款400元,如果逾期未归还,还将收取每日100元的逾期费。吴先生认可后,客服即从微信转账了200元。

3天后,吴先生没有按期还款,同时发现手机已不能正常使用,重启无法恢复,还原出厂设置也被限用,怀疑已被远程操控。吴先生设法联系客服,客服表示因其未按时还款已将手机“锁死”,并开始以“辱骂、威胁”等方式催促还款。

在网络上发现有不少人有着与自己相似的遭遇后,吴先生于8月10日向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报警求助。

缜密侦查

一网打尽犯罪团伙

接到报警后,闵行警方经综合各方信息,按照市公安局“动态隐患清零”和“打早打小”的工作要求,闵行公安分局随即在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组成专案组开展立案侦查,很快挖掘出一个非法网络放贷团伙。

经查,该团伙在互联网上以某品牌手机贷的名义,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吸引客户,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手机控制权,然后以锁死手机、威胁辱骂等“软暴力”方式逼迫借款人偿还高息贷款,从而获取不法利益。犯罪团伙组织松散、分工明确,吸引客户放贷、提供技术支持、“软暴力”催收等环节全部在网络上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随后,13名犯罪嫌疑人均被抓获。

今年27岁的朱某是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其委托技术人员开发了名为“聚宝盆”的手机软件,表面上伪装成贷款软件,但实际嵌入了一款朱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能够在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的软件,一旦借款人安装,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手机的远程控制权。

通过网络吸引到客户后,即安排客服“一对一”以“无抵押、免征信、快放款”等话术,诱导客户安装“聚宝盆”软件并获得手机远程控制权限,然后根据获得的手机型号、年份等信息评估回收价值后按照20%给出贷款额度,并预留一半作为利息,借款人实际只收到一半的贷款额,却需要在期满后全额返还。如果到期不还,该团伙即远程控制借款人手机致其无法正常使用,迫使借款人还款,并承担每天100元的逾期费。整个犯罪过程不签署任何借款协议,催收过程也与借款人无任何实际接触。

经查,自今年7月起至团伙落网,涉案流水金额超过50万元,非法获利逾26万元。目前,朱某、冷某、杨某、王某、赵某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其余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6不还钱手机就被“锁死” 2021-12-08 2 2021年12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