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翟梦丽
分手后想挽回爱情,网上一搜竟有“心理咨询专家”一对一私人定制,百分百挽回爱情,客户付了钱,却都打了水漂。周三,金山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沪上首起“情感挽回大师”诈骗案。
2019年考取2017年停办的咨询师证
公诉机关指控,2020年5月起,被告人王某双出任山东某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后改名为山东某心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并于同年8月成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其任职期间,伙同他人为骗取钱款,安排工作人员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谎称可以帮助解决个人情感问题,采用包装虚假身份、诱导下单等方式骗取被害人信任,在被害人下单后,介绍其至服务部,后续服务部人员以延长服务周期、第三方介入、分离引导等名义再次骗取被害人钱款共计200余万元。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王某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通过电信网络骗取被害人钱款,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王某双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被告人王某双有认罪认罚、坦白情节。
王某双自称拥有一本“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却不具备专业知识。“王某双,你这个证是什么时候考的?”面对公诉机关的提问,王某双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先是说记不清,后又说自己是2019年考取的。
“这个证在2017年就已经被国家人社部取消了,你是怎么在2019年考到的呢?”面对着荒谬的时间差,王某双无话可说。
王某双有的证还不止这一个,另一本“婚姻家庭咨询师证”同样是他自我包装的假象。“公司找了一个当地的心理机构给我们上课,一星期一节课,上一个月,结束了就给发‘婚姻家庭咨询师证’。”上四节课就能掌握婚姻家庭咨询调解的专业技能吗?
公诉机关在庭上展示的被害人的证词表明,被害人在购买了所谓的挽回爱情服务后,得到的不过是陪聊和心灵鸡汤,丝毫没有任何专业性可言,并没能起到作用。
庭上交锋:王某双是不是公司负责人?
庭上,双方就王某双在团伙中所起的作用展开激烈的交锋。王某双本人也表示,自己在公司并无股份,公司的实际老板和负责人是刘某,自己只负责前期推销分析,对后期的咨询服务不知情也不参与,在工资上和普通员工并没差别,也是基本工资加上提成。
王某双的辩护人表示,王某双虽然挂名法人,但不负责咨询服务,也不参与第二次售卖服务的分配提成。
所谓二卖,也就是这一公司盈利的主要手段,“情感分析师”根据主观认定的被害人情感挽回难易程度,推荐不同金额的情感挽回服务项目,要求被害人支付费用,再由所谓的心理咨询师出马。
公诉机关认为,王某双作为该公司的负责人也是法人,在明知公司没有挽回情感能力的情况下,他依然管理组织员工通过话术虚假承诺被害人可以做到挽回情感,实际却以此为由收取客户钱款,应当认定为诈骗。而王某双在团伙中负责的范围包含了公司工作的全流程。“每一名客户的投诉都会由分析师报至王某双处进行处理,他不需要参与每一个二次开发售卖的过程,就起到将分析师和咨询部门串联的作用。”不仅如此,王某双本人还负责公司微信号,会出现在每一个客户群内。因此,公诉机关认为王某双在诈骗行为中起到的是主要作用。
“王某双作为一卖的负责人,所有客户都是由他们引流而来,所以出现在群里只是正常的客户维护管理。”王某双的辩护人反驳道。
据悉该起“情感挽回大师”诈骗案共涉及被告人55名,目前均在审理中。合议庭将在评议后依法对上述案件择期宣判。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