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展现城市人文关怀,服务市民美好生活需要,市绿化市容局昨天以“为路人添一把座椅,为城市增一份温暖”为主题,举办本市公共空间休憩座椅认捐认养启动仪式。截至12月,全市完成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9508处,明年,本市还将再优化提升5000处以上公共空间休憩座椅,抓紧研究公共空间休憩座椅设置和管理标准体系。
今年以来,根据市政府参事室建议,按照市领导要求,市绿化市容局会同市委统战部、市政府参事室、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部门,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公共空间资源留给人民,积极推进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新增一批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一批休憩座椅布局分布,提升一批休憩座椅功能品质,共享一批沿街商户店铺座椅,推进建立社会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机制,打造“一座可以坐下的城市”。
全市各区积极响应,多措并举,充分全力推进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工作。记者获悉,为确保增量提质,各区结合“美丽街区”建设等,同步新建、改造座椅,突出文化内涵的提升,如黄浦区“一大”会址和“一大”纪念馆区域4种类型座椅和红色文化天然结合;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创意座椅筑起慢行系统美好生活圈;崇明区花博园内废弃牛奶盒制成的环保长椅起到示范效应;松江区通波塘西岸座椅体现老水厂历史文化。
此外,本市还强化公众参与,加强社会发动,动员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座椅设计设置和认建认养。“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就在他捐献的座椅上留言:“为祖国、为党、为人民而写作,对我来说,是终身的崇高天职和神圣使命!”
据统计,截至12月,全市完成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9508处,其中新建5295处,改造提升2840处,认建认养523处,社会共享850处。静安寺街道、新华路街道、新天地、龙华烈士陵园周边、杨浦滨江、北外滩、苏州河沿线等区域座椅优化提升成果初步显现。
下一步,市绿化市容局将继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努力实现“小座椅、大关怀”。结合美丽街区建设、重大活动保障等工作,通过新建、改造提升、认建认养、社会共享等方式,在2022年内再优化提升5000处以上公共空间休憩座椅。同时抓紧研究公共空间休憩座椅设置和管理标准体系,探索形成公共空间休憩座椅设置管理导则。
图为市政府参事江海洋导演现场认捐认养座椅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