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老顾客“高息借款”实为诈骗

足浴店7名员工及亲属被骗90余万元

本文字数:966

□记者  翟梦丽  通讯员  顾承骁

本报讯  老顾客戴某提供投资机会,承诺月息高达5%,足浴店7名员工及亲属纷纷出资,共合计90余万元,殊不知被对方套住了本金,想要追回却被各种推诿。日前,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最终,戴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罚金5万元。

今年7月,被害人小张等人拿着聊天记录和电话录音向公安机关报案,控告一个名叫戴某的中年男子,将高息做诱饵,以朋友经营小额贷款公司为幌子骗取百万元钱款。多人的聊天记录显示,被害人对借款者戴某几近哀求,称愿意放弃所有利息只想要回多年的积蓄,但对方始终表现出一副无赖模样。

足浴店员工小张与戴某首次结识是在2015年,由于戴某经常在店里消费,两人逐渐熟悉。2017年2月,在一次聊天过程中,戴某提到自己认识一个经营小额贷款公司的朋友,问小张愿不愿意把钱放在他朋友那里,然后以每月5%收获利息。出于对老顾客的信任和高收益率,小张给了戴某3万元“试水”。在随后的3个月里,戴某每月按时返还1500元利息,这让小张觉得安心,投资也更加大胆。2017年、2018年小张将自己的工资和利息统统转化为本金,多次向戴某追加投入,总金额达到了30万元,这两年也几乎未出纰漏,小张每月能够收到稳定利息。然而,2019年2月,正当小张向戴某表明要收回本金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对方竟以“扫黑除恶”正在严打为由,称朋友资金链断掉了没有办法归还钱款,自此小张走上了讨债之路。

小张并非唯一的受害者,另有多名同事也将自己的多年存款借予老顾客戴某,更有员工将此“投资”机会介绍给了自己的家属。7名被害人在不断追加投入的情况下,分别被骗取10万至30万元不等。经查,扣除案发前犯罪嫌疑人支付的利息,涉案金额达到了90余万元。

戴某到案后拒不认罪,辩称将钱款放其朋友处可获得高额利息是被害人的误解,其借款目的是为了用于自己做生意,同时辩解大部分欠款已用现金形式还清。检察官综合审查证人证言、银行流水等证据,发现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前期仅有固定工资收入,后来他在无业情况下仍大量借款用于日常开支,认定戴某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

日前,松江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戴某提起公诉。最终,戴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罚金5万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老顾客“高息借款”实为诈骗 2022-01-07 2 2022年01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