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昨天,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市级专家组评估45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出院标准,于当日顺利出院。自1月20日集体出院创下上海新冠肺炎患者单日出院人数的记录后,上海新冠确诊患者出院迎来高峰,最近连续4天出院人数总共达159人。由此,上海新冠确诊患者的在院人数降至400人以内。
自2022年1月以来,突然激增的境外输入病例让在院患者人数处于历史高位,市卫健委根据情况及时组织瑞金医院、中山医院等全市优质医疗力量支持抗疫一线。面对高强度的救治工作,广大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局,挺身而出,夜以继日奋战在抗击新冠的最前线。为了守护上海城市的健康,广大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发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心理干预出奇招
护士长八轮进舱抗疫
今年1月以来,激增的境外输入患者数量让临床一线的护理压力十分巨大。1月12日当日,新增境外输入患者31例,需增派护士进驻一线。当天下午,护士长李鐾接到指令后二话没说下班回家收拾行李,第二天带队增援一线。这也是她两年来的第八轮进舱抗疫工作。
本轮进舱抗疫,李鐾发现工作量极大,她不仅要做好基本的管理和协调工作,为了确保收治工作无缝衔接,她还要参与患者出院后的环境消毒、病房整理、感控督导等繁杂事务。
忙碌之余,李鐾也不忘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之前,她发现一位中老年男性患者出现了忧虑情绪,她建议对方可以申请心理医生疏导,没想到患者很排斥,认为一旦别人知道自己看了心理医生是一件“丢脸”的事。拗不过患者,李鐾就每天打印一张带有励志语句的纸张贴在患者病房,每天陪伴患者大声朗读,并鼓励患者写日记抒发心中郁闷。在李鐾特别的心理干预下,该患者终于放下了心理包袱,并给李鐾写了感谢信。
相信上海救治力量
本土病例心态平稳
“这么多接受流调人员中,当得知自己确诊后,有‘中奖’的感觉。之前在各种报道中看到上海新冠救治力量十分强大,所以就当得了一次感冒吧。”回忆当初确诊的经历,本土病例小张(化名)十分平静。入院后,小张除了有低烧和咳嗽,并没有其他不适,积极配合治疗10天就顺利出院。
从2020年初至今,公卫中心作为上海抗疫的主战场、主阵地,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在市卫健委的协调组织下,始终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集全市优势医疗资源抗击疫情。在抗疫过程中凝练的上海方案,更是不断完善修订沿用至今,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抗疫贡献了上海智慧。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在市级专家组的指导下,公卫中心经过不断摸索形成了以“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为特色的集束化诊疗方案,最终实现了境外输入患者零死亡的成绩。
两年里,广大医护人员白衣执甲,与时间赛跑,和死神拉锯,用行动兑现了“降低病死率、提升治愈率”的承诺。当前,国内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呈向好态势,但仍存在扩散和外溢风险,全球疫情也依然严峻复杂,上海将始终守牢院感防控底线,不断完善医疗救治“上海方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