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在海面,我也归于大海。从这里结束自己的一生,也带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这是一个叫刘学州的17岁少年最后留下的话语,看完他的遗书,让人痛心不已,那些躲在键盘后面的网络喷子,又一次通过网络暴力摧毁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从遗书的内容来看,刘学州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出生时被父母卖掉做彩礼,4岁养父母双亡,曾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寻亲男孩被二次遗弃”等这些标签是他最真实的经历。因为寻亲成功被大众熟知后,却因在网上公开自己被生母拉黑的截图、被“一些颠倒黑白的人说要求买房子”等经历,遭到众多网友的网络暴力。翻看刘学州的微博评论区留言,一些披着“马甲”的小号称刘学州是在利用寻亲给自己炒作、立人设,其行为是利用网友的善良博取同情心。正如刘学州最后所说,承受了太多太多的污言秽语,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少年,“人间疾苦,我已经受够了”,最终选择了轻生。
看完刘学州的遗书,才发现人世间竟有如此多的恶,加害在一个孩子身上。出生时被父母遗弃,读书时遭遇校园欺凌,如今又遭受网络暴力、舆论暴力,而受害者至死还没满18岁。从某种意义上,刘学州是被合伙“谋杀”的,加害者既有他的亲生父母,也有那些网暴实施者,还有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以及网暴过程中不作为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正是这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逼死”了刘学州,只留下了这篇名为“生来即轻,还时亦净”的遗书。
在刘学州遭遇如此多的不幸中,让人遗憾的是法律始终处于“缺位”状态。法律看上去应该多次能够保护这个少年,却因为没有得到落实,而在刘学州身上似乎成为了“空文”。无论是父母遗弃、校园欺凌,还是网络暴力、人格侮辱,我们都能找到对应的法律条文,“给施暴者以惩罚,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这不应该只是一句话,而只有真正落在实处,才能让法治成为每个人心中最后的保护伞。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