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法治报通讯员 童画
菜场通道里,老人被摩托车带倒,后在家中去世。2021年5月,张某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移送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审查中,检察官发现,安全隐患一一浮现。这仅是一人死亡的案件吗?还是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表现?
刑检“开局”,能动履职发现“堵点”
2020年6月的一天,张某驾驶摩托车到菜场去买菜,恰遇相向而行的冯老太,因菜场外通道狭窄、人流大,张某又未及时观察,在两人相遇时,摩托车的刹车握把勾到了冯老太的挎包,冯老太被带倒在地,张某立即停车并扶起老人。冯老太当时意识清醒,张某提出要送她去医院,但被老人拒绝了。张某见她并无大碍,便离去了。然而就在当晚,事故发生8小时后,冯老太在家中去世。经法医学鉴定,冯老太符合交通事故致右侧股骨颈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合并自身心脏疾病致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
案件承办人、检察官赵忠玺审查后认为,虽然犯罪嫌疑人张某的行为客观上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但被害人的死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监控视频显示,事故发生时并未有剧烈碰撞,且事故发生后被害人未有明显异常,还能同他人正常交流。张某无法预判被害人存在基础疾病,更无法预见这次事故会导致被害人基础疾病发作致其死亡。案发后,张某已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因此,检察官赵忠玺认为,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证实张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经退回补充侦查后公安机关做撤案处理。
案子办结了,但案件背后的隐情却不容忽视。“穿行通道买菜购物的行人以老年人为主,菜场通行的‘堵点’存在诱发事故的严重安全隐患,应该要得到解决。”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赵忠玺第一时间将这条线索移送到公益诉讼部门。
公益“接力”,协调多方疏通“堵点”
接到线索,公益诉讼检察官王炜绮确定了办案三步骤:首先是实地勘察。公益诉讼检察官到现场勘察时发现,菜场正处于开工改造阶段,建筑砂石材料占道堆积,商户们在通道中随意搭建伞棚,伞棚之下堆积泡沫纸箱,周边电线混乱。案发通道是菜场进出通道,虽设置了隔离栏杆,但仍存在车辆随意出入、与行人混行的情况。菜场的通行安全、消防安全受损的状况持续存在并因菜场改造有加剧趋势。
运用无人机对案发菜场及周边道路进行俯瞰视频拍摄,获得的通道堵塞、伞棚连绵的景象令人心惊,通行及消防安全问题一触即发。
检察官接着进行大数据研判。检察官王炜绮从区公安分局调取事发菜场及周边两年内事故报警明细等,查清了涉案菜市场周边交通状况及该路段人车交通事故频率。两年来,事发菜场通道及周边共有6起非机动车与行人相撞报警记录。案发地近年事故频发,说明菜场通道混乱拥挤的情况早已是民生“痛点”“堵点”,危及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出行、购物的安全。
公益诉讼听证会推进问题解决
在充分调查核实及调研后,浦东新区检察院召开了该院首次行政公益诉讼听证会,由分管检察长陈苹主持听证会,邀请三名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参与,属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平安办主任以及案发菜场负责人、区域内相关单位代表参加听证。听证会后,浦东新区检察院向案发菜场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街道对前述乱象立即予以整治,消除通道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问题,合理规划、完善管理、加强宣传,联合协调消防、公安、安监等部门形成合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案发菜场所在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问题,当即表示将立即整改,并从整体统筹管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检察建议制发后,街道办事处等单位立即协同推进案发菜场通道的系统性整改和管理工作,公益检察官亦持续跟踪菜场通道整改进展。相关部门组织联合执法整治,针对案发菜场内部施工现场及周边商铺开展全覆盖排除,重点对占道跨门经营、乱搭乱建摊棚、随意堆放易燃品、当道堆放砂石、私拉电线等乱象进行整治;针对人车混行情况,明确菜场内部严禁车辆通行,并设置车辆停放点;组织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对摊主进行安全用水用电宣传教育,严禁私拉私接电线。
相关部门还对辖区内其他菜场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保证各类公共安全隐患清除;又协调菜场管理方启动对辖区内菜场及周边区域的全面升级改造,提升硬件设施,织密城运管理智慧网,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提醒;此外还督促市场管理厘清主体责任,切实承担管理义务,落实安全值班巡查管控制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