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美丽家园、养老民生……

虎年 上海各行业“开工大吉”

本文字数:3175

开工第一天,静安区领导来到蝴蝶湾花园节点,现场调研苏河贯通工作 记者 王湧 摄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夏天  季张颖  见习记者  陈友敏

昨天是虎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本市“大走访、大排查”工作全面展开,美丽家园、养老服务等民心工程是党员干部们最关心的主题;同时,营商环境如何跑出更快加速度?一些区也释放了虎年的首个积极讯号。

在全市检察院、法院,假期内积攒的移送案件和立案申请“大礼包”让干警们忙得不亦乐乎;节后首个早高峰叠加阴雨绵绵,让全市各主干道路口的拥堵提前显现,公安交警疏导交通的身影也忙碌起来,只为保障道路通畅有序。

聚民心:苏河岸年内增两处高品质公共空间

作为民心工程,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建设一直牵动着市民的心。新年开工首日,静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走访街镇一线及苏州河岸,并召开了“民心工程”现场会。

记者跟随走访来到苏州河岸看到,蝴蝶湾花园,平面轮廓酷似字母“W  ”,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作为静安苏河贯通提升重要节点之一,这里又有了新动作:新增步道、篮球场、驿站等公共空间,提升了绿化景观,还新辟了出入口等。

蝴蝶湾花园位于静安区苏州河以南,西至昌平路桥,东至恒丰路桥,南到康定东路、泰兴路,占地面积约为16000平方米。据介绍,蝴蝶湾花园地下为市政排水泵站和雨水调蓄池,在地面之上,静安区通过巧妙设计将这些市政设施“包裹”起来,打造了一座景观公园。在去年苏州河静安段公共空间贯通中,静安区对蝴蝶湾花园进行了品质提升:“横向连通”提升了原有沿河步道品质,与昌平路桥和恒丰路桥下沿河步道进行贯通,形成约360米长的一体化滨河步道;“纵向拓展”打造蝴蝶湾驿站,新增约1100平方米景观绿化“樱花园”及“荫生墙”。

苏河两岸公共空间提升,是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中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最佳载体。“今年,将重点围绕沿河公共空间更新提升,以‘点’激活、以‘线’串联,全面推动苏河沿岸片区实现品质飞跃,把更多的公共空间留给人民。”在随后召开的“民心工程”现场会上,静安区建管委负责人介绍。

在“点激活”方面,将推进共和新路(光复路—恒通路)桥下公共空间建设,该桥下空间约11000平方米,拟打造以运动、时尚、秀场为主题的共享桥下空间,预计年底基本建成;推进北苏州路(浙江北路-福建北路)滨河公共空间建设,同步苏河湾绿地建设,结合防汛墙“一改二”及北苏州路道路改建,打造约4200平方米的高品质滨河公共空间。

在“线串联”方面,提升沿线市容景观,推进长寿路桥、福建路桥、恒丰路桥南岸、光复路(恒丰路-共和新路)等微更新改造;加密沿线苏河驿站、公厕、饮水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立苏河沿岸区域一体化管养机制。

关爱“老宝贝”:解决中短期住养难题

虎年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带队来到老年人占比约37%的江南新村,开展“促发展、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工作,其间听取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和生活综合服务等功能介绍,同时倾听了居民群众对于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心声和想法,并感谢居委干部、社区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的辛勤付出。

记者获悉,作为居民家门口的“托老所”,江南新村“邻里汇”365天24小时全时段向市民开放,通过医养结合模式,融合了社区卫生站点、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护机构、助餐服务点等功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目前,江南卫生站内配备药房,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就诊、配药、领药,成为老年人健康守护的第一站。

为了满足中短期住养喘息式照料需求,这里还开设了长者照护之家,设置10张护理床位,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提供日间照料、康复训练、营养膳食、长者照护等服务,在提供嵌入式为老服务的同时将为老服务延伸到居民家中。同时还开设有日间照料中心,提供日间托养服务,解决老人孤独、无人陪伴的难题。

曹立强指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要做好民生保障,落实市委民心工程,实施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计划,按照人口分布、服务半径划分片区,开展邻里汇3.0版提升行动,因地制宜配备助餐、助浴、卫生、文体等基本功能,打造老百姓身边的“生活盒子”,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护畅通:早高峰+降雨,交警全力疏导

昨天虎年首个工作日恰逢阴雨连绵,道路早高峰较平日提早了1个小时左右。据杨浦交警介绍,相比之前平常早高峰拥堵出现在8点钟左右,昨天路面拥堵从早晨7点就开始了,特别是内环高架黄兴路上匝道处,每一次信号灯转换,都会导致部分车辆积压在匝道口,形成路口短暂的车辆拥堵。

松花江路黄兴路路口是杨浦区交通流量十分繁忙的路口之一,7点45分早高峰拥堵已提前到来。在路口执勤的杨浦交警祝利成表示,造成早高峰拥堵提前的原因,主要是受天气的影响,其次是大家都想早一点出门,上班不迟到。“路面拥堵最容易造成路口车辆积压‘拖尾巴’,如果不及时疏导,会加剧早高峰路面拥堵程度。”祝利成表示,为此杨浦交警加大了路口警力的投放和疏导的力度,尽最大努力保持路口通畅。交警一般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疏导路口车辆,在绿灯结束前6秒,交警就提前压车,不让车辆继续进入路口,这样就能让路口始终保持通畅。

8点后,路面拥堵状况陆续缓解,早高峰车辆恢复正常通行。

守公正:司法机关开工“拥抱”案卷

在奉贤区人民检察院,全体检察干警迅速从“假日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以饱满的姿态投入新一年工作中。一早,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剑军带领院党组班子成员到各部门看望干警,加油鼓劲。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检察官穿着规范、精神抖擞,迎接着来访群众的到来。案管部门还收到了公安机关送来的新春“大礼包”,检察干警们及时进行案件信息录入。检察官们忙着翻看卷宗、讨论案情,到处都是紧张忙碌的景象。

在金山区人民法院,干警们也正紧锣密鼓制订新计划,踏上新征程。一大早,院党组书记、院长鲍慧民带领院党组成员赴各个部门,向干警们致以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提振精气神、再创新业绩,努力为金山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塑造城市新形象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在诉讼服务大厅,干警们热情接待着当事人;法警大队严守职责,全力做好安保维稳工作;在各个法庭,紧张严肃的庭审有序进行着,法官和书记员们或是忙着开庭,或是忙着阅卷和整理卷宗材料;而执行干警们也奋战在“解决执行难”的路上……

促营商:“5.0时代”的营商环境长啥样?

新的一年,优化营商环境依旧是宝山区冲刺“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先手棋”。在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上,《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行动方案》和2022年宝山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行动正式发布,标志宝山区营商环境已正式迈入5.0版。未来3至5年,宝山区将全方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包括政府治理效能全面提升、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能力明显增强、市场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等。

一场释放积极信号的大会过后,关键还是聚焦每条硬核政策的落地实施。大会上,根据《宝山区产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细则》,宝山区还提出了“并联服务100天”这一目标,涉及产业项目信息收集到开工服务等8个流程。

敢于亮出“时限”,正是基于每一环节责任单位、办理时限的梳理清晰。实践中,不少环节情况复杂、涉及部门多,成了审批中的难点、堵点。为此,宝山区聚焦“攻坚啃硬”,首次对产业项目准入服务、平台公司认定服务、领军企业认定服务、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利用项目评估准入服务等4大类准入服务明确责任和时限,重点解决“产业准入周期长、准入职责不清晰”等问题。由此,进一步提升产业准入效率,加快项目落地投产。

亮时限、解难题,还不止于顶层设计,更落实于各级部门的“自选动作”——把经验打磨成政策、想法转化为办法。让企业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跑最少的路程、花最少的时间,就能获得更优的政策、更快的响应、更好的环境,将营商服务的“火热度”,真正转化成企业发展的“加速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虎年 上海各行业“开工大吉” 2022-02-08 2 2022年02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