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姚益明
本报讯 “这次的特殊教育真的很生动,也对我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我接下来一定会珍惜国家对我的宽大处理,好好进行社区矫正。”近日,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到闵行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现场监督3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一场特殊的教育活动,社区矫正对象陈某某接受完VR教育后,感慨万分。这次,他通过VR头盔设备,在元宇宙中经历了监狱生活,切实感受到失去自由的艰辛。记者获悉,这也是闵行区推进社区矫正“VR+教育”场景应用促进个别化矫正的一项创新举措。
在实践中,当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社区中接受社区矫正时,有些罪犯因审前未被羁押且被宣告缓刑,在刑意识较差,对于刑事判决的刚性认识不足,往往会存在违反社区矫正监管规定的情况,情节严重的会被予以收监执行。如何能够增强这些矫正对象对法律的敬畏感与在刑意识,是当前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一道难题。
为此,闵行检察院创新探索,利用VR等高科技虚拟现实技术,搭建监狱生活等全景环境,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警示效果,切实提高社区矫正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社区矫正从无差别管理向精准管理转变。
检察机关随后向闵行区司法局提出建议,充分利用VR设备开展个别化矫正,以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遵纪守法。区司法局采纳建议,并邀请检察官现场监督VR个别化矫正。
据悉,这次参加特殊教育的3名社区矫正对象分别因犯盗窃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以及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被宣告缓刑。这3名社区矫正对象或有前科、或因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被训诫、警告。让3名矫正对象在元宇宙中体验监狱生活,让矫正对象更加明确违法犯罪的后果,认清危害行为的同时加深悔罪意识,从而更加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增强矫正教育实效。
3名社区矫正人员都接受完VR教育后,检察官又分别与其进行了谈话教育,加深矫正对象的在刑意识与身份意识,希望他们能够在社区矫正期间遵守规定,提高思想认识,顺利融入社会。
记者获悉,为了将个别化矫正与智慧化矫正有机融合,将此项工作常态化、专业化以及制度化,闵行检察院与区司法局将共同签署《闵行区关于社区矫正“VR+教育”场景应用促进个别化矫正的实施办法》。检司双方将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刑罚执行质量,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为闵行区的平安建设贡献司法力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