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情感档案

老妻少夫的婚姻也可以很幸福

本文字数:4224

贰柒 制图

□口述:小敏  记录:林可依

小敏和小童的婚姻一开始并不被外人看好。这不仅是因为小敏要比小童大六岁,是典型的姐弟恋。而且还因为小敏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还带着和前夫所生的儿子。而小童则是未婚身份。

在和小童走进婚姻之前,小敏也曾犹豫过、担心过,尤其是小童母亲的反对更是让她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小童的坚持、鼓励和义无反顾给了她勇气。走进婚姻后,小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浪漫让小敏体会到了幸福的感觉。现在的小敏虽然年届退休,但她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因为她相信白头偕老无关年龄,最重要的还是彼此间有没有感情。

身为事业上的女强人,我的婚姻却曾一地鸡毛

认识小童之前,我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我和前夫是初中同学。毕业后我考取了师范学校,他则去了高中,上了大学。中师毕业后,我进了一所小学当了数学老师。因为业务能力突出,我逐渐受到学校的重视,从普通教师做到了班主任、教导主任,最后成为了校级干部。

而我和前夫的爱情也是在这段时间开花结果的。前夫也是一个颇有追求的人,大学毕业后他先是被分配到国企工作,但他不满意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想尝试更多的可能,于是辞去了轻松稳定的工作,去了外企。

在外企,他确实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量。他经常加班加点,去外地出差,生活极其没有规律。

而我的工作也十分繁忙,为了抓教学质量,经常在学校呆到很晚,家里也顾不上。一个家庭里双方都是事业型的人,难免顾此失彼,对家庭照顾不周。我理解老公,当然也希望他能理解我。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那种居家型的妻子,我也有事业心,想要做出自己的一番成就。

可是前夫却完全不能理解我。他希望我放弃自己的事业,乖乖地做一个普通老师,把精力和时间都放在照顾家庭上,把后院打理好。我不愿意,于是为了这事我们经常发生争吵。他有他的道理,我却不愿放弃我的理想。吵到后来两个人都累了,尤其是他那一句:“你不就是个小学校长嘛,再努力还能让你当局长?”彻底伤了我的心。我并不是想做多大的官,更想要的是体现自己的价值,当一群孩子围绕着我,叽叽喳喳地向我述说自己的心里话时,我内心的那种满足感是多少金钱和名誉也换不来的。当我看到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时,那种成就感也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但他的口气却是如此轻飘、不屑,对我充满了藐视,完全否定了我工作的意义,这是我无法忍受的。我忽然发现原来我们的三观完全不一致,选择他做自己的丈夫,也许一开始我就错了。

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对我关怀备至的小弟弟

我和前夫离婚了,并且坚决要了孩子的抚养权。我承认骨子里我是一个好强的人,不愿认输。我想让前夫知道,即使事业有成,我也绝对不会忽略孩子的教育。我可以当一个好校长,同时也可以是一个好妈妈。

和前夫分手后,我一边独自带儿子,一边继续打拼自己的事业,确实很辛苦。但好强的性格让我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我只想尽自己所能,做好校长的同时也做个好妈妈。我每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时间考虑其他,更没想过往后余生还要再找一个伴儿,陪我走完人生的下半场。

认识小童也很偶然。因为朋友有事相托,正好我有渠道,就帮她把事儿办了。结果朋友请我吃饭,一起来的还有小童,就这样我们认识了。

小童比我小六岁,虽然已经年过而立,却还没有结婚成家。在我看来,他就像是我的一个小弟弟。而小童自己也说,他一直听到朋友提起我,觉得我特别能干,所以早就对我有了仰慕之心,正好朋友请我吃饭,他就借此机会跟着一起来了。

小童的坦诚让我对他一下子便有了好感,因为工作关系,平时我接触的人还挺多的,但像小童这样简单直接,毫不掩饰自己想法的人还真没怎么遇到过。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发现彼此还挺聊得来。吃完饭,小童主动提出送我们回家,说我们两个女生这么晚回家不安全。这么大了还没人称作女生,我暗暗觉得好笑的同时,心里也莫名地觉得有点开心。这么多年,我早就习惯了一个人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却没想到还能被一个比自己小的男生呵护、照顾。说实话,这种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其实,不管女人到了什么年纪,还是希望被照顾被保护的那一个。

那天,我们先送朋友回了家,然后再回我家。临分手时,小童主动要了我的联系方式。身为过来人,我从他的这个举动里嗅出了一点不一样的意思。果然,从那以后,他经常会主动联系我,对我嘘寒问暖,有时还会找借口约我出去吃个饭、喝个茶。看着他越来越炽热的眼神,我心慌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我发现自己也喜欢上了这个小弟弟。他的热情和简单,让我毫无招架之力。虽然这是我以前从没有过的体验,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让我怦然心动。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小童和我的儿子也相处得很好。自从知道我有一个上小学的儿子后,小童非但没有一点嫌弃,反而主动接近我儿子,两个人很快打成了一片,成了非常好的忘年交。他会陪我儿子踢足球、打篮球,也会和我儿子一起玩游戏,还会和他谈一些男人之间的话题。

儿子很喜欢他,似乎从他身上弥补了一直缺失的父爱。看到他们相处愉快,我也很是欣慰。虽然我平时一直表现得很坚强,但毕竟是个女人,有很多事情还是无法母代父责。眼看着有了小童的精心陪伴,儿子变得越来越阳光、开朗,我的心里自然是开心的。

我接受了小童,

并得到了他妈妈的勉强接受

尽管如此,当小童真的向我求爱时,我却怂了。我比小童年龄大,还有过婚史,有个儿子,我觉得世俗不可能接受我和小童的感情。

但面对我的拒绝,小童却锲而不舍,那份坚定和执着让我看到了一个男人的担当和责任,让我很是动心。

还记得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小童不顾我的阻挠,坚持来家里给儿子送航模材料。他们两个在客厅里聊天,我在厨房给小童准备茶点。听着他们在外面有说有笑,我一时间竟有些神思恍惚。这场景多么温暖而美好啊,不就像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吗?作为一个女人,我不也向往这样的生活吗?有父母有孩子,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啊。

我终于答应了小童的求爱。

但是,第一次跟他回家见家长时,我还是被现实狠狠地击打了一番。

小童的父亲早年去世了,他一直跟着母亲相依为命。让我没想到的是,他母亲退休前居然是我们学校的上级领导。虽然打交道不多,但我知道她能力很强也颇有威望。我在知道她的身份后,也曾想过打退堂鼓,但小童一直在鼓励我,他说他妈妈没有明确表示过反对,那就证明他妈妈还是对我印象不错的。而且他妈妈不是那种思想僵化的人,让我不要有顾虑,只要做好自己就好。

话虽这么说,可我还是有些忐忑。毕竟那是老领导,而且用常人的眼光来看,我一个单身母亲怎么配得上她年轻未婚的儿子?

果然,一见面,小童的母亲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说心里话,我并不想自己的儿子找一个离异单亲妈妈,但是儿子选择了你,我也没办法。毕竟他是成年人了。但有一说一,以后你们的事情我不会多插手,你们自己的日子自己过,有什么事也别指望我。”

她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不喜欢我做她的儿媳。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但有一点,虽然她不喜欢我,可是也没有一味地想要拆散我们,从这一点来说,小童的母亲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我也诚恳地告诉她,我能理解她的心情,但我和小童是真心相爱,以后我们一定会努力打理好自己的小家庭,尽力不给她制造麻烦。

走出小童家,我的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滚落下来。见我这样,小童紧紧地牵住了我的手,他让我放心,不管妈妈的态度怎么样,他会永远陪在我身边。他还说,只要我们两个好好过日子,妈妈不是铁石心肠,总有一天她的态度会转变的。握着小童温暖的手,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什么都不怕了,只要有他在身边,我觉得我们所有的难关都能闯过去。

我们要一起

幸福地走过往后余生

不久,我就和小童结婚了。

婚后,小童很支持我的工作。他的工作相对而言没那么辛苦,每天都能准时下班到家。他就主动承包了所有的家务,买菜、做饭、收拾屋子。说实话,我也没想到,年龄比我小的小童居然那么能干,家务居然一点都难不倒他。

而且他还特别懂浪漫,每次纪念日,他都会提前准备好,然后给我一个惊喜。有时是一份他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有时是一次别出心裁的自行车郊外游,有时是他和儿子一起合作做的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和一只美味的蛋糕。虽然花费不多,却看得出他用了许多心思。也许女人都是感性动物,无论到了什么年纪,依然向往着一份独一无二的宠爱。和小童相处得越久我越觉得自己的心情越好,心理年龄也越来越小,看到周围的事物心态也越来越平和。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小童带给了我很多的快乐和爱。也许一个人的成熟与否和年龄是没有关系的。虽然小童年龄小,但他对我的关爱一点不比年长的男人差,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安全感。

最让我高兴的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儿子,性格也特别阳光。虽然他学习一般,但是因为良好的性格很受周围人的喜爱,如今也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

而小童的母亲,也确实如小童所言,渐渐改变了当初的态度,接纳了我,甚至和儿子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每次一起出门,不知就里的外人还以为他们是亲祖孙呢。我想,这就是小童当初说的,我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他妈妈也就能接受我们了。

我也曾经好奇地问过小童,为什么他会喜欢我。他告诉我,其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感情这种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吧,反正他就是喜欢和我在一起,和我在一起就有安全感,觉得开心。

如今我也已经快到了退休的年龄。虽然人生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我一点也没有年龄上的恐慌。相反,我已经在憧憬着退休后的生活。到那时,我要多多陪伴小童,把更多的时间和爱用来经营我们的小家。和小童一起幸福地走过往后余生。

手记

真爱没有年龄之分

有一句关于爱情的话,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详:爱情不分年龄。虽然听起来是俗了点,但却不无道理。在普通人的眼中,爱情还是要讲门当户对。不仅包括外貌、工作、学历、家境,当然也包括年龄。女小男大一般是常人眼中的标配,女大男小虽然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也较为普遍的现象,但相比前者还是不太能让人接受。

其实,现实中成功的女大男小案例并不少见。女作家丁玲的丈夫陈明虽然比她小了十三岁,但也并不妨碍他们的幸福婚姻。他们一起携手走过了艰难岁月,甚至,患有糖尿病身体不佳的丁玲晚年还能在丈夫的支持下写出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感情的事情说不上原因,就如同小童告诉小敏的那样,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她,但就是喜欢。只要自己感觉幸福,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呢。就连小童的母亲最后也接纳了他们的感情。所以就像小童说的,只要好好过自己的日子,终有一天会被别人接受和祝福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情感档案 B04老妻少夫的婚姻也可以很幸福 2022-02-09 2 2022年02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