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诗云: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2月4日是虎年的首个节气——“立春”。立春之时有哪些习俗,二十四节气又有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二十四节气,一起感知立春。
【迎春】
“迎春”是立春时节的一项传统习俗。旧俗立春前一日由两名艺人顶冠饰带沿街高喊“春来了”,就是传统的“报春”。在今日,一些地方仍会在立春日祭祀土神、句芒神(春神),占风向,望云气,占岁成等。
【咬春】
明《酌中志》里说:“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咬春”取的是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现在多是吃春饼和春卷。简简单单一个咬,不单是动作,更在人心底埋下了一种吃得了苦、扛得住风雨的韧劲儿。
【打春】
立春时节,还有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的习俗,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立春时,民间制作春牛,鞭打之,意在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春耕生产,莫误农时,同时也祈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贴士】
立春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较为寒冷,要缓减衣物,注意保暖,宜早睡早起,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也可顺应时节变化,适当地进行户外活动,克服倦怠思眠,达到身心和谐,气血充盈的状态。在饮食上,需忌酸辣护阳气。
【诗词】
汉宫春·立春
[南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综合整理自三联节气、百度百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