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法治故事

金包银镯冒充纯金镯 多家典当行上当

本文字数:1132

□法治报记者  夏天

法治报通讯员  胡佳瑶

“你好,我要典当这副三生三世纯金手镯。”2021年夏天,当徐某拿着一对“金镯”要典当时,工作人员不会想到,镯子居然内有乾坤。徐某竟然把银制手镯充作纯金手镯典当,致使本市七家典当行蒙受上万元损失。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对徐某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

“金手镯”内有乾坤避检测

2021年7月19日,赵强(化名)如往常一般正在典当行内工作,忽然同行群内闪现一则消息称,近期,一徐姓男子四处将金包银手镯当纯金手镯典当,不少同行已上当。

看到此,赵强心内“咯噔”一声,  “不会这么凑巧吧”,他赶忙拿出半月余前的一张当票查看,上面赫然是同名的徐某典当9999纯金三圆环手镯一副。根据记录,典当的手镯重约41克,徐某得款约1.2万元。

恰逢典当日期将近,赵强向上级汇报情况后,剪开其中一只圆环查看。果然,手镯外层是金,里面是银。

金手镯和银质金手镯,两字之差,价格却相差十倍。意识到被骗的赵强立刻报警。

那么银质金手镯是如何欺瞒检测机器,让沪上多家知名典当行上当的呢?

据赵强回忆:  “收到金手镯后,我们当场进行了比重测试和试金石检测,验下来是真的,所以开了当票。”

多家被害典当行表示,比重测试和试金石检测只能初步判断真假,如果手镯表层金很厚,就不一定能检测出来。同时,典当行规定,在典当期间不能破坏典当物品。

“只有当典当到期,对方不赎当或不续当,我们才有权利用其他方式检测。”赵强告诉检察官。而被害典当行也是在典当到期后联系不上徐某,对典当物品进行破坏性检测时,才发现所谓的金手镯其实是银质实心的事实。

诈骗所得全都被赌光

通过典当行的高清摄像头及徐某留下的身份证等信息,警方很快在徐某老家将其捉拿归案。

徐某到案后供述,他是故意选择离家较远的典当行典当物品,这样就可以利用时间、距离的优势在作案后逃跑。而回到老家后,徐某就整日在赌场厮混,并将诈骗所得全部输光。

根据了解,徐某今年27岁,前科累累,曾因犯下贩卖毒品、盗窃、诈骗等罪被判刑,他终日游手好闲,沉迷赌博,欠下不少赌债,为了弄到更多的钱,于是就起了利用假金手镯诈骗的念头。徐某坦白,  “这些银手镯只是在表面包裹了一层厚厚的金,我自己在家反复试验,用火烧和用水煮,结果都检验不出来,所以才放心在典当行行骗。”

经鉴定,涉案的银质手镯一只重约40克,市场价为1100元左右,而徐某在七家典当行以每只约1.2万元的价格典当,共计获利7.8万余元。

日前,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徐某提起公诉。

检察官表示,欺诈不可取,诈骗终获刑。对金钱应当取之有道,切记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财富和幸福。同时也要远离赌博等不良习好,避免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故事 B04金包银镯冒充纯金镯 多家典当行上当 2022-02-18 2 2022年02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