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鸦片战争与茶叶也有关联

本文字数:1257

□沈  栖

谈及1840年鸦片战争,人们已形成了一个共识:由于清廷派遣林则徐虎门销烟,引发英国强烈不满,从而挑起鸦片战争。其实,它与中国茶叶的贸易也有一定的关联。

据史料载:英国1669年首次从中国进口茶叶。英商把中国茶叶运回英国售卖,大大改变了英国各色人等的饮食习惯,尤其是热茶具有取暖及调剂精神等功能,成为了英国上下人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也是其富足、闲适和家庭社交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英国茶叶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促使英国政府视茶叶为利润源泉,长期对茶叶课以总量高达106%—127%的各种税,以致英国茶叶售价是欧洲其他国家的3倍。如此高额的进口税充实着英国国库,包括满足支付庞大的皇家海军的开支。据历史学家陈恭禄《中国近代史》一书云:“十八世纪中叶,英人饮茶者大增,及至末叶,每人平均年需茶叶二磅。”因此,英国历年维护着中国茶叶出口供应的稳定性,特别是到了19世纪,中国的茶叶几乎掌握着英国经济的命脉。

清廷早在1757年就规定广州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在长江流域生产的茶叶,只得从陆路翻山越岭到达广州才能出口。如湖南省金鸡岭盛产的茶叶,必须通过翻越崇山峻岭到达广东省乐昌,然后再沿武汉途经韶关进入北江顺流而下抵达广州出口英国。鸦片战争后的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除了“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2100万银元”(意味着英国贩卖鸦片合法化)外,英国政府还锐意增开了上海、宁波、厦门、福州为通商口岸,从此,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生产的茶叶就可以沿着长江径达广州,如从上海出口,节省了茶叶翻山越岭地被运输到广州的昂贵成本,英国人可以喝到价廉物美的茶叶。

18世纪中后期,中国茶业产量的1/3是通过英商销往欧洲。如同英国输出鸦片受到清朝政府的强硬抵制(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标志)一样,英国进口茶叶也遇到来自清朝政府的障碍,这主要体现在厘金(即关税)方面。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直接干扰了其周边的长江中下游茶叶贸易的正常运作。再说太平军兴起,清廷陷入国库空虚无力应付的窘境,因此在湖南、安徽等地设卡抽取厘金。茶叶由出产地运到上海外销,沿途被抽取厘金无数,茶叶成本无疑上涨,直接影响其在英国的售价,自然也伤害了英国人的生计。英国外交代表曾在事先通过谈判来迫使清廷取消厘金,无果,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政府企图以武力达到谈判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结果,清军大败,英国政府强迫清廷容许英商在茶叶原产地采购后,运往出口港时不再被地方政府抽取厘金,这就保障了英国的经济利益,而倒霉的则是清廷及其统治下的子民。

英国从中国大量购买茶叶,资金不免成为一个重大问题。于是,英国政府先以印度的棉花为替代支付品,棉花的产量毕竟有限,成本也高,于是继之以鸦片交易。英国在大量购买茶叶的同时,明目张胆地向中国倾销鸦片。通过二次鸦片战争,将两者天衣无缝地契合在了一起,他们在荼毒中国人的生命健康的同时,也无情地盘剥了中国人的经济利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鸦片战争与茶叶也有关联 2022-02-28 2 2022年02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