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翟梦丽
“在方舱里,经常会有许多患者同时喊你,一定要记得转身时上半身一起转,不能只转动脖子,不然可能会漏风暴露,存在感染风险。”“身上常备纸笔,方便随时记录患者的需求。”
4月9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正式投入运行。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政治处的党员民警郇天文是首批进驻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的增援民警,自4月1日以来,便持续驻守维护方舱运行秩序,如今,他将转战新阵地,在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继续执行勤务任务,护航生命之舱。
4月8日清晨,天蒙蒙亮,从凌晨夜班撤岗的郇天文刚踏出场馆,便接到了单位的紧急通知: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即将启用,需抽调带教民警迅速驰援,为新入舱民警做好实战带教培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业务能手,郇天文责无旁贷。
“蓝色隔离衣穿在外面,贴警察背贴时要拉紧蓝色隔离衣,注意不要贴到里面的白色防护服。因为这样脱隔离衣时可能会把白色防护服粘破,进而存在暴露危险。”“搬运餐食、物资、装备时,所有动作都要轻手轻脚、轻拿轻放,防止把防护服扯破。”……这是郇天文每天写在工作日志里的内容。4月9日下午,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的第一班值守警力即将火速上岗,而保障好新入舱民警的个人安全是郇天文此次任务的重中之重。为此,他将此前在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工作时积累的防护经验、穿脱要点、注意事项等规范一条一条梳理成章,归纳总结出了近百条防护工作法,每一条事项,他都写到细之又细、密之又密。出行前,他用自己携带的便携式打印机人手一份打印后,迅速交到每一位组员手中。
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相较其他方舱空间更大,各舱之间相互连通,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管理难度。4月10日凌晨2时,郇天文与同事虞纯淼前往3号舱上岗执行勤务任务。他们发现,不远处一位穿着睡衣睡裤的老人正东张西望找寻着什么。郇天文赶忙上前询问情况,这才得知老人因回忆不起床位位置,迷了路。
民警第一时间安抚好他的情绪:“别怕老伯,您把您的信息提供给我,我们带您回床位。”由于入舱时间较晚且舱内人数众多,医护人员还在连夜登记患者床位信息,而老人的床位暂时还未录入系统,无法进行查询。“老伯,您记得您的床位有什么特征吗?”“只记得床头柜是蓝色的,我的床下有个红色袋子。”基于此,郇天文帮助老人回忆全过程,边走边看,逐步缩小范围,并依据老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小范围地毯式搜索,最终在短时间内帮助老人找到了床位。
经此一事,郇天文会更加留心每一名患者的床位特征,一床红色花被子、一个绿色暖水瓶、一双白色运动鞋……每一个方位,都牢牢印在他的脑海中。灯光太亮需要调节、床位太挤需要挪动、物资需要保障、情绪需要疏导……“患者的任何小需求在我看来都是大事项。在这里,我们的目标就是当全能战士。”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