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治日报》报道,天津市民王先生前不久在收到的快递盒上发现一则二维码广告——“19元充值100元话费”。他觉得很划算,扫码并按广告指引支付了19元,结果根本没有充到话费,而是显示其开通了某App会员。他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身边的朋友,发现不少人都遇到过快递盒上的二维码陷阱。
调查:广告内容多种多样
近日记者来到天津市河东区多个快递站点,随机选择了30个快递包裹看到,其中有四成左右的快递包裹上印有二维码广告,内容包括: “天大的秘密!扫一扫可以领100元” “先别拆!扫码领大额现金红包” “别扔!扫码1元抽手机”等。
扫描这些二维码真的能够领取到福利吗?
记者扫了扫一快递上“马上扫,随机奖励一桶油”的二维码后,手机屏幕弹出一页面,上面写着抽取烟、酒、平板电脑等各种福利大奖,抽中后只需支付快递费即可送到家。
“不要扫,骗人的!”一旁的快递站点工作人员看到记者扫二维码时提醒道,他说有居民扫码支付快递费、填写地址后根本没有收到任何奖品。“这些二维码广告发件时就有,也不知道谁贴的。”
附近有居民告诉记者,曾在快递上看到贴有“领取手机靓号”的二维码广告,其扫码进入选号界面,按照订单流程填写了身份信息并支付相应费用,结果一直没有收到相关快递,试图沟通时发现对方留的联系方式是假的。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多位网友称,有些快递上的二维码广告带有“流氓软件”,扫码后发现内容与宣传广告不符,点击“退出”按钮,结果仍自动下载了一堆无用的App。
投诉:快递公司不愿担责
那么,这些快递上的二维码广告到底是谁贴上去的呢?
一名负责投放快递单广告的业内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和电商平台、快递公司都有合作,商家可以直接通过系统把额外添加了广告的快递单打出来,可根据不同节点、活动区域投放,一天最多可以保证发5万份。还有线下快递单广告投放业务,即通过不干胶外贴在快递包裹上,甚至可以单页放置在快递内部。至于投放的都是哪些广告,“只要不违法都可以,也没有什么审核”。
而多位消费者投诉称,被骗后与快递公司交涉,对方称广告不是自己发布的,自己不需要为此负责,也无法为其解决问题。
律师:发布前有审核义务
对此,广东瀛尊律师事务所律师翟东卫认为,快递公司有责任和义务对快递单上的广告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其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快递包裹上之所以有广告,大概率是因为快递公司与广告经营人之间有合同关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据此,广告主应当赔偿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快递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翟卫东说。
《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发布印刷品广告,需要具有代理与发布印刷品广告的经营范围,如果快递公司的经营范围里没有该项规定,工商管理部门可以对其进行处罚。如果快递公司明知广告内容违法而仍然发布该广告,工商管理部门可以没收其广告费用并对其进行罚款,如果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张守坤 陈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