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针对解封后就业工作面临的压力,昨天,市人社局召开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就业工作调度会,了解前期政策落实落地情况,听取各区建议,分析研判形势,对就业工作进行督导部署。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市人社部门密切关注并及时跟进研判疫情对就业的影响,跨前一步研究应对举措,于3月27日第一时间发布支持抗疫16条举措,多条政策措施直指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本市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鼓励市区两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减免租金、实施创业担保展期还款等措施,着力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渡过难关。目前已有200余家市区两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响应号召,减免租金超3亿元。人社部门将企业组织职工开展线上培训的补贴次数由每年1次增加到3次,在封控期间帮助企业“以训稳岗”,目前已有3000余家用人单位组织了线上培训。
针对封控期间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的重点企业,市人社局迅速建立了“一对一”就业服务专员机制,已累计为6000余家单位提供“点对点”就业服务,发布招聘岗位信息近10万条。
随着疫情变化,长时间封控对各类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了强烈冲击。市人社局聚焦市场主体的主要困难和诉求,研究出台了一系列以“缓”“补”为主要内容的援企纾困政策。
面对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下一步,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将进一步压实稳就业工作的属地责任,全力确保缓、补、减政策尽快落地见效,确保一系列工作举措管用好用,尽快帮助各类市场主体稳住就业岗位,帮助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兜牢就业底线,严防发生区域性、行业性、规模性失业风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