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综合

静安法院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

本文字数:841

□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沈烨  李榛涛

本报讯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辖区功能定位和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先后出台12条工作办法、发布10件典型案例及25款法律风险提示,以“建章立制+案例发布+风险提示”的模式,打好司法助企纾困“组合拳”,为各类市场主体恢复活力注入“强心剂”,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跑”。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判疫情发生以来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案件,将过往工作经验及办案理念进行制度化凝练,形成12条工作办法。”静安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充分运用在线诉讼服务、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建立涉疫情案件快速处理机制等关键举措,并对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的刑事犯罪,依法妥善审理涉疫情合同、金融、劳动争议、行政等各类纠纷提出具体要求,为该院当前和今后依法审判执行好相关案件、支持促进好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制度保障和方向指引。

同时,考虑到中小微企业成本上升,融资、回款困难等问题,对标中小微企业的司法需求,精心挑选并适时发布了一批典型性、指导性强的案例,内容涵盖通过破产重整等程序解决企业债务危机、依法平衡保护企业与劳动者权益等各类案件,释明典型意义,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为该院贯彻落实工作方法、精准帮扶中小微企业纾解困难、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遭受的影响和冲击相对较大,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为此,上海静安法院在持续加强司法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规范功能,以对外发布法律风险提示书的方式,从正、反两个维度向中小微企业展现依法维权的途径和合法行权的边界,告知各类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增强法律风险防控能力。

下阶段,上海静安法院还将适时召开线上座谈会,进一步听取中小微企业意见建议,持续、全程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广泛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各方合力,共同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2静安法院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 2022-06-20 2 2022年06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