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法治综合

三年多过去了,总书记的殷殷期盼落地落实了吗?

市民驿站功能更全了

本文字数:1308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社区工作非常重要,继续这么干,继续这么完善,社区搞好了,上海就能搞好,国家也能搞好。”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2018年11月6日至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上海虹口的市民驿站就加强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工作进行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

三年多过去了,市民驿站如今怎么样了?总书记的殷殷期盼落地落实了吗?近日,记者回访了总书记视察过的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听亲历者讲述当年事、新变化。

为老服务用心用情综合平台提供多元服务

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市民驿站老人日托照料中心,夏娟娟老人激动地握着总书记的手,向总书记讲述自己的幸福晚年。

“当时我们真的非常激动、非常开心。”回忆起那一幕,85岁的夏奶奶至今依然难抑激动之情。她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我们的(日托)中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还添加了很多新器材。”

截至目前,虹口区已建有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4个,老年助餐场所100个,老年日托中心37个,养老顾问点229个。“现在,每个街道至少建有3-4个市民驿站。这几年,我们把市民驿站作为一个养老服务的综合平台,不断完善它的功能,老年人关心的日托、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都能在市民驿站得到解决。”虹口区养老服务中心主任王青告诉记者。

社区服务做深做细 驿站服务不断升级

“当时总书记就是站在这里跟我们亲切交谈。”近日,原市民驿站社区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辛立平再次回到市民驿站的一楼办事大厅,倍感亲切。

如今,辛立平已调任虹口区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但她说:“不管在什么岗位,总书记的嘱托我一直记在心里,也践行在工作上。”

三年多来,虹口区不断提升市民驿站服务能级。进一步下沉各类便民、惠民、利民服务资源,将市民驿站受理咨询事项由原先的188项调整至203项,当场办结项由原有的7大类38项增至目前的10大类80项,“一网通办”在家门口可以实现,尽量让群众少跑腿。

同时,加快硬件设施升级,依托“15分钟生活服务圈”设置社区事务延伸服务、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儿童友好社区活动中心、社区食堂、便民服务站等功能区域,辐射周边居民区。

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加减乘除  成效显著

2018年11月6日上午,虹口的社区青年志愿者们在驿站里“碰头”,商议社区正在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广垃圾分类。这时,总书记走了进来,大家欣喜不已。这天,虹口区安丘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时任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党建服务站站长的雷国兴也在现场。她告诉记者:“后来总书记就说了那句网红话,‘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总书记离沪后,上海立即行动起来。“我们在管理能级做加法、传统环节做减法、管理实效做乘法、再造流程做除法,通过‘加减乘除’取得实效。”虹口区绿化市容局四级调研员胡晔介绍。

至今年初,虹口全区干垃圾日均产生量363吨,比2018年11月时控减41%;湿垃圾日均产生量293.26吨,约为当时的4倍,干、湿垃圾比重趋于接近1:1;可回收物日均产生量179.83吨,约为考察时的3倍,分类实效稳固提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02市民驿站功能更全了 2022-06-21 2 2022年06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