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在昨日召开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通报,6月26日,本市新增社会面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这2例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医学观察。
感染者1:男,29岁,居住于奉贤区金汇镇梅园村,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该人员已全程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
感染者2:女,57岁,居住于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新赵家宅119号,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该人员已全程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
截至6月26日16时,共排查到这2例阳性感染者在沪密切接触者131人,均已落实隔离管控,其中114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累计排查到密接的密接295人,均已落实隔离管控,其中287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累计筛查相关人员187759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排查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281件,其中8件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为感染者1所驾驶车辆内的环境样本),其余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根据本市目前疫情形势和相关规定,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将奉贤区金汇镇梅园村部分区域(东至航塘港,西至航塘公路,南至梅园9组小排河,北至浦东/奉贤界河)、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西藏北路新赵家宅(36号、51-112号、119-120号)列为中风险地区。
在本市连续5天没有社会面阳性感染者之后,昨天又出现了零星散发阳性感染者。赵丹丹说:“随着当前人员流动逐步加大,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因此,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严格落实“四方责任”,着重落实三个方面应急处置措施。
在指挥体系方面,市、区两级指挥体系始终保持应激状态,在发现阳性感染者后要做到第一时间响应,并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尽快、及时阻断疫情传播。在发现机制方面,不断完善便捷灵敏的发现机制,建立健全“核酸+抗原”“场所码+数字哨兵”“发热门诊+药店”的综合监测体系,构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在协同机制方面,保持公安、公卫、工信和大数据中心等部门与各区的协同联动,一旦发现阳性感染者,立即落实“2+4+24”要求,也就是流调队伍2小时内抵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调核心信息,24小时内初步查清基本情况并完成流调报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