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3个月前,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上海按下了静止键,但这个城市的脉搏却未停止跳动。
在长宁区有一群“自由侠”,他们冒着危险,穿梭于各个街角,只为给那些特殊病患,送上“紧急药”——戒毒替代药物。他们就是自强长宁工作站的禁毒社工,他们是隐形的守护者,默默担负国家社会禁毒工作的重任;他们又是禁毒急先锋,全身心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以特殊人群管理为重点,由点到面为社区防疫管理,添砖加瓦。
从受助者到志愿者
爱心在传递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您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加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来,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日前,一张《江苏路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证书》的图片在“叮叮”社工的微信中传播开来,因为这张服务证书的颁发对象是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老李。社工立马拨通了老李的电话询问详情,电话中老李有些害羞地说:“没有什么,就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帮了一点忙而已,不值一提,非要说的话,还是社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了我,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我。”
原来,老李是一名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这已经让他和常人有些不同,但命运和他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他有个女儿,是一个患有全世界少有罕见病的,智力、躯体多重残疾,发病时必须输血的“玻璃娃娃”。他爱他的女儿,但只能做到默默的陪伴,与病魔争夺那些仅剩的亲子时光。
“再不输血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听到医生的这句话老李整个人都瘫了,他需要一张用来救命的献血证来让他的女儿度过这一关。但谁又会借给他呢?万般无奈下他找到了社工。虽然路途遥远又困难重重,但几个小时候后,社工便送来了献血证。
今年,上海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老李居住的社区也被封闭了,他又第一时间想到了社工。他焦急地和社工说:“怎么办?我这里被封了,我怎么去吃药啊?还有我女儿,随时都有可能要去医院急救,这样一封怎么弄啊!”社工听后,简短有力地回答到:“只要有社工在,一切都会解决的。”就只短短的几个字,犹如一剂强心针,瞬间打消了老李的焦虑。
疫情还在延续,社工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践行许下的承诺。送药开始了!为了帮助被封闭的美沙酮服药人员能顺利服药,一支由社工组成的“自由侠”送药队开始行动了,无论是刮风下雨始终坚持使命必达。
每天清晨,老李会从社工手中接过药服用,开始这一天的生活。小区封闭,没有物资,女儿又不能缺营养怎么办?社工立刻将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区禁毒办周蔚主任二话不说,采购了大量物资两次前往老李家中进行慰问,帮助他解决了生活困难,这让他感动不已。
“女儿又要输血,封闭走不出去怎么办?”电话又打给了社工,“你这样,先到居委……”社工将疫情期间看病的详细流程告诉了老李。原来社工早就为这种情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用最快的速度给予了最准确的答复,让老李顺利解决了棘手问题。
社工们的爱心浇灌着老李那颗本已封尘的心灵,才让新生的希望破土重生。老李用自己的志愿服务来回报这份爱心。
“自由侠”开启
守护者的接力赛
美沙酮是具有治疗海洛因依赖脱毒和替代维持治疗的药物,部分戒毒康复人员需要到定点医院服药。当禁毒社工的站长收到第一位社工的诉求时,就有社工毫不犹豫地说:“站长,我可以去拿,我可以去送!”守护者们的接力赛拉开帷幕。
由于疫情的原因,为配合本市疫情防控的工作,对有疫情的小区进行了闭环封闭管理。3月11日,禁毒社工厉岚刚踏进办公室,就接待了必须每天按时服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社区康复人员老李,他表示小区有部分楼因为疫情被封闭,让他无法正常服药。社工先立即肯定了老李的顾虑,安抚其情绪,又立即将情况上报社工站及区禁毒办。
当天17点31分,社工再次收到老李的求救电话,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全部闭环封闭,这让他感到非常的焦急和无助。17点35分,社工站站长朱玲告诉社工:依据《上海市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外服药实施办法》,区禁毒办立即与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华阳路街道平安办及区公安分局联系、协调,连夜制定了取药、保存与送药的方案,直至小区解除封闭隔离措施。老李听到消息后,激动万分并在服药圈中告诉大家禁毒办这次“救命”的政策,让其他服药人员可以放下惴惴不安的心。
服务对象的心是放下了,面对有疫情的小区,社工脑中立即浮现出两年前另外一名美沙酮人员因无法服用药在痛苦中忍耐的画面,心底响起“义无反顾”四个字。次日,民警与社工佩戴上N 95口罩和医用手套后,将服务对象所需的美沙酮药量配好送到老李所在隔离点,再由隔离点防疫人员将药送至老李,并现场录像监督服务对象当场喝完,确保用药安全与规范。
当4月1日之后,浦西全部闭环管理后,社工再次为服务对象申请门诊外服药。随着防疫管控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禁毒社工自身也无法正常到岗位,而申请送药的服务对象逐渐达到十几人,遍布长宁多个街道,甚至是嘉定、松江。但无论疫情多严峻,路程多遥远,都无法阻挡守护者的脚步。
长宁区禁毒办、禁毒社工站等临时组建了一个由未被闭环管控、已经解封的社工,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等组成的“自由侠”微信群,“线上申请、快速核验、代为领药、准时送药、全程监督”等各环节一下子变得顺畅多了,全区范围内统筹协调美沙酮送药,效率持续增强。
保障了服务对象正常维持治疗,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关心,坚定了他们戒毒康复信心,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接力不息,使命必达!正是有了这支“自由侠”队伍,像老李这样的戒毒康复人员才能顺利度过2个月的特殊服药经历。
隔离不隔爱
守护从“心”开始
隔断疫情不隔断关爱,禁毒社工通过线上、电话方式及时掌握服务对象动态,加强联系频次,每天了解对象及家属的困难与需求,宣传防疫知识,坚定戒毒康复信心,防止肇事肇祸。积极配合做好美沙酮维持治疗对象、生活有困难对象的相关服务。
3月14号凌晨,禁毒社工胡炯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接起电话听到一个女子有点焦急的声音:“小胡,我是黄丽,我们小区被封了,我要吃不上药了。”胡炯立即睡意全消,他知道黄丽每天都要服用美沙酮。更让胡炯揪心的是黄丽还患有抑郁症,如此紧急的状态下,她的身心都备受煎熬。“你千万别着急,我们一定会协调好,不会让你没药吃的。”胡炯先给黄丽吃了一颗“定心丸”,然后迅速将情况向上级反映。
经过协调,黄丽的药由“自由侠”来送。尽管,黄丽当时居住地远在嘉定区,通过跨区协调,“自由侠”们还是每天准时送药到黄丽小区门口。胡炯则每天询问黄丽服药的情况,并询问其有无其他需求,当知道她需要抑郁症药物的时候,立即帮她联系居委和精卫医生等,落实细节让她能按时得到药物治疗。看到自己的药不会断档,黄丽的心也终于安定下来,整个疫情期间她都情绪稳定,心情平稳良好。
6月之后,一身轻松的黄丽还特地来社工点看望了社工,并送上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不是你们的努力,我真的又要病了。”黄丽感激地说。
无独有偶,戒毒康复人员老王女儿患有严重疾病,她所住小区由于疫情隔离时间较长,出现了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同时生活物资也捉襟见肘。社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慰问,掌握基本情况,做好心理安抚工作,疏导负面情绪。社工及时统筹协调,购入生活物资,亲自送到服务对象手中,保障她的基本生活需求,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服务对象的信任。
(文中戒毒康复人员均系化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