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迪士尼员工”能低价帮买门票?

原来是为还债“拆东墙补西墙”

本文字数:1326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法治报通讯员  陈雨丝

凭着一张失效的迪士尼工作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以所谓“低价帮买门票”,实则“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骗得游客近40万元。近日,经崇明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崇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并作出一审判决。法院最终以诈骗罪判处朱某有期徒刑5年8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同时责令朱某退赔多名被害人共37万余元。

低价售卖迪士尼门票招揽生意获信任

2019年11月,小静(化名)通过朋友介绍加了朱某的微信,朱某自称是“迪士尼员工”,可以找他低价购买迪士尼门票。

出于谨慎,小静买票前约朱某在上海迪士尼乐园门外见了一面。通过线下约见确认了朱某“迪士尼员工”的身份后,小静放心地将门票钱转给了朱某,并且最终确实凭借从朱某处购买的门票顺利入园游玩。

此后近一年时间里,小静多次通过朱某购买迪士尼门票,后还出于信任出借数万元钱款给朱某。

2020年初,由于疫情影响,上海迪士尼乐园暂时闭园,5月恢复开放后仍严格执行防疫政策,朱某多次以防疫要求为借口拖延出票,小静不疑有他,仍继续找朱某购票。

直至2020年10月案发,朱某已经从小静处骗取了数十万元。

“特殊渠道”背后竟是“亏本买卖”

后经查实,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朱某确实在迪士尼工作,小静要求确认身份的时候,朱某正是用离职前的工作证骗过了小静。

自从2019年10月从迪士尼离职后,朱某完全失去了收入来源,但朱某离职前2个月才刚向朋友借了10万块钱买车,朱某承诺的还款期届满后,朋友多次催促朱某还钱。

为了尽快还钱,朱某想到了利用自己前迪士尼员工的身份,并通过微信发布了自己在迪士尼工作,可以低价买到迪士尼门票的消息,果然陆续有人找他购买迪士尼门票。

由于门票多是提前预订的,朱某收到转账后,先用于还债和日常开销,待到约定的出票日,再用后来骗到的钱到迪士尼官网以原价购买门票给买票人,干的是“亏本买卖”,为的是维持买票人对自己的信任,以便招揽更多“客户”。

利用收款和出票之间的时间差还债,朱某明知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拙劣骗局迟早会东窗事发,仍放任倒票“生意”越做越好,手上的钱越来越多,资金漏洞却越滚越大。

直到2020年10月6日,预订门票到期的客户不停催促朱某索要门票,朱某实在无法填补资金缺口,终于无力应付这场骗局,自己到派出所自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法院认为,朱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法院最终作出如上判决。

法官说法:

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本案中的被告人即是利用了游客想买到低价门票进入迪士尼乐园游玩的心理,用一张已经失效的工作证,轻松骗到数十万元钱款。

游玩出行时若需在线购买景区门票,一定要通过官方网站或官方授权的正规购票渠道,切勿随意相信来路不明的网站或票务中介,对于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门票更要慎重。

本案中被告人为偿还欠款,明知会导致自身的资金漏洞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收场,仍然只顾眼前的境况,漠视必将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兵行险招步入歧途,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负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惊慌失措、不择手段,举债需谨慎,还债也需理性。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迪士尼员工”能低价帮买门票? 2022-07-06 2 2022年07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