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40℃!昨天是上海今年的第11个高温日。14时15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信息显示:本市中心城区气温已达40℃。据气象部门介绍,这是历史上上海最早出现的40℃(上一个最早的40℃出现在1934年07月12日),今年也是高温红色预警发布最早的一年。与此同时,多个区正继续开展每周一次的全区全员核酸筛查。如何在高温天里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黄浦区各社区“各显神通”应对“烧烤天”。
早上7点,在淮海中路街道锦麟广场点位,居民们已开始有序检测。为做好采样点防暑降温工作,街道方面想尽办法,帐篷、冰块、冰水、电扇等降温“神器”齐上阵,为现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保驾护航”。
“冰块放在脚底下,再配上电风扇,降温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正在进行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表示,“身穿防护服,在这种高温天下更加闷热,通过这些降温手段,让大家稍感舒适。”
9点之后,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医护人员也早已浑身湿透。在锦麟广场分支孝和居委点位,一位检测医生满脸通红,已经出现中暑症状,居委书记王晴发现后,让他赶紧休息,并及时补水。
由于人手有限,该医生在一旁稍作调整后又披挂上阵,“我退出了,意味着其他人的工作量肯定要增加,甚至还会拖慢整体进度,这种时候,更需要我的坚持。”
在老西门街道明日星城小区内,早上7点,核酸检测工作正式启动。由于前期准备充分,以及居民对大筛流程非常熟悉,因此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随着居委工作人员的叫号,居民们有条不紊地逐一下楼进行筛查。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昨天我们就接到通知了,知道今天要大筛。今天天很热,工作人员很辛苦,因此我们要配合好居委,认真完成检测工作,我们早1分钟下去做,他们就可以早1分钟收工下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