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上海过去两年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超16万条

重要建议采纳率达98.5%

本文字数:1085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正值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两周年之际,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为主题的2022年上海人民建议征集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昨天在沪举行。记者从市信访办获悉,两年来,本市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超过16万条,占信访总量36.6%,报送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建议采纳率达98.5%。建议征集机制不断得到完善,一大批“金点子”化作城市治理“金钥匙”。

2020年,上海提出人民城市建设“五个人人”的努力方向,当年7月17日,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推动建议渠道有力拓宽,从“提问题”到“提建议”,从“被动集”向“主动征”,从“好声音”到“新引擎”,越来越多的群众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上海市信访办、人民建议征集办主任王剑华在致辞中指出,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首次以举办论坛方式为人民建议征集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把脉支招,既是为了庆祝“两周岁”生日,更是为了围绕人民建议征集“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回答好时代之问、书写好时代答卷。

在当天的论坛中,来自党史、政治、法律、社会等领域的六位专家现场发言,共同围绕“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的主题,深刻解读人民建议征集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发展格局,为提升人民建议征集能级、探索城市善治之道碰撞思想观点、贡献宝贵智慧。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桑玉成指出,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成立,使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如何按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要求,积极推进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发展,就要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掌握提出建议的方法和路径,提高提出建议的有效性。

“《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的出台,制度化保障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吸纳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典型例证,也是法治进步特别是地方立法工作走在前面的重要标志。”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谈到,未来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中,作为连接人的人民建议征集,要以治理数字化牵引治理现代化成功实践,在更多引入新技术投入城市治理的同时,坚定捍卫人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致力于提高社区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室副主任陈承新认为,面向未来,上海人民建议征集要不断健全流程、机制、规制,深化主动治理,强化条块结合、部门协同、共建共治,探索形成以人民建议征集为牵引的超大城市治理“上海样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上海过去两年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超16万条 2022-07-18 2 2022年07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