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周末看点

足浴店卖“排毒药水”多名老人上当受骗

本文字数:1532

□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吴珊珊

足浴养生店员工为骗取钱财,以老年顾客为主要目标,虚构中医身份或背景,以顾客患有疾病需要进行治疗为幌子,诱骗多名顾客高价购买所谓“排毒产品”,骗取多名老年被害人共计79万余元。日前,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对一起足浴养生店借排毒治疗之名实施诈骗案件的被告人刘茜、郑丽、王林、刘召四人提起公诉。

号称养生

足浴店推销排毒药水

2020年7月,徐燕在一家足浴养生店体验足浴项目,并在店长郑丽的推销下购买了足浴套餐。自此以后,徐燕经常在该店做各种养生项目,消费的金额也越来越高。

一次,王林为徐燕做完按摩后,经理刘茜向徐燕推荐了一个排毒项目,称该项目需要喝下排毒药水,再根据排泄物的颜色判断体内毒素较多的部位。

“刘茜告诉我药水的成分是中医药研究所研制,成分保密,运输难度高,做一次价格是59800元。”徐燕清楚地记得,“一开始我觉得太贵了,但经不起他们一再劝说,最后给了我一系列优惠,价格是29800元。”因为相信技师王林的中医背景,而自己也确实有些疾病,徐燕认为如果能治好病多花点钱也没关系,便支付了费用。

后来,徐燕被带去了一家酒店,并被安排每半小时喝一杯药水,药水的颜色各不相同,刘茜等人又叫来“中医”刘召查看徐燕的身体情况。到了半夜,徐燕开始排泄,王林等人根据排泄物分析,称徐燕胆囊不好,肺也要进行排毒。徐燕信以为真,在众人的推销下先后以26万余元、36万余元的价格购买了所谓排毒产品。

设计圈套

老年女性成主要目标

无独有偶,2020年至2021年间,另有数名老年女性也在该店做了“排毒项目”。经查,几名被告人通过按摩攀谈获取顾客身体状况信息,由王林和刘召虚构具有中医身份或背景,以顾客患有各种疾病需要进行排毒治疗为幌子,诱骗顾客高价购买所谓“排毒产品”,从而骗取钱款。王林和刘召也并非毕业于医学专业,两人不仅没有中医治疗资质,其中一人甚至初中未毕业。

郑丽等被告人交代,会有人定期通过线上、线下对他们进行“培训”,主要教他们如何寻找目标、如何用话术让目标顾客购买高价产品以及如何维系与顾客的关系等。一段时间下来,被告人发现年纪较大的女性更注重自身健康,更容易诈骗成功。

办案过程中,检察官发觉同样是做一次排毒项目,使用的排毒产品、操作的过程完全相同,但几名被害人支付的金额却是从几千元到上万元大相径庭。原来,被告人在日常攀谈时也会了解顾客的经济条件等,以出手是否阔绰、消费能力高低为依据开出不等的价格,再利用各种优惠、赠品、线下活动等手段吸引顾客消费,可谓是一人一价格,一人一方案。

骗子落网

养老诈骗需警惕

黄浦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被告人刘茜、郑丽、王林、刘召四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多名老年人合计79万余元,属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经追赃挽损工作,上述被骗钱款在案件起诉前获全额退赔。

2022年7月4日,被告人郑丽被黄浦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并处罚金四万元。其他涉案人员仍在审理中。

近年来,养老诈骗的花样层出不穷,老年人往往由于自身健康原因,且辨识能力较差,更容易轻信类似的虚假宣传和承诺。本案的被告人也正是抓住了老年人容易相信所谓专家的话术和急于治疗疾病的心理,哄骗被害人购买价格畸高的产品,骗取钱款。检察官建议老年朋友如果有健康问题,要去正规的医院治疗,切莫相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在与陌生人交往时,不轻易吐露自身的经济情况,以免成为骗子的目标;提高自身的反诈意识,不被优惠、折扣等推销手段所迷惑。如遇被骗,第一时间联系警方求助。此外,也希望年轻朋友们多关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多给他们普及防骗知识。(文中涉案人物均为化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周末看点 B02足浴店卖“排毒药水”多名老人上当受骗 2022-08-05 2 2022年08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