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翟梦丽
通讯员 陈晓艳
本报讯 申报为再生黄铜,实则是固体废物,上海洋山海关查获241吨“洋垃圾”并依法责令退运。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洋山海关已连续查获11批次、242.13吨固体废物,品类包括旧机电、旧铝箔、多晶硅、胶辊等,均已移交后续部门进行处置。
近日,上海洋山海关关员在现场查验一批入境再生黄铜时,发现货物为阀门、水表、水龙头、水管类连接件等金属破碎料,货物中明显含有未拆解干净的、镶嵌塑料和橡胶等非金属部件,并且表面存在较明显的污渍和锈蚀,存在较大固体废物风险。该批再生黄铜共计214.65吨,洋山海关第一时间依法进行暂扣。
经取样送检鉴定,货物夹杂物含量不符合再生黄铜原料国家标准(GB/T38470-2019)中关于货物夹杂物含量不大于1%的技术要求。根据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等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铜原料和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再生黄铜原料禁止进口。目前,洋山海关已责令企业将相关货物退运出境。
今年以来,洋山海关重点加强进口再生金属原料监管,健全海关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围绕“国门利剑”联合行动部署,聚焦再生黄铜原料等重点商品,积极应对新形势下“洋垃圾”伪瞒报风险;充分发挥科技效能,通过机检设备开展非侵入式查验,严防空箱藏匿、夹藏混藏方式走私固体废物;强化实货监管,密切与各部门联系配合,建立固体废物属性鉴定执法联动机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