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通讯员 林桢淑
瞄准老年人理财养老需求,虚构养老院、古建筑修复、游船码头等高端的投资理财项目,承诺保本保息,骗取110名投资人投资款1300余万元。近日,经黄浦区人民检察院起诉,黄浦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胡某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60万元,连同前罪判决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5年6个月,并处罚金91万元;被告人李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
老年群体成目标 小恩小惠博好感
2016年6月的一天,享受退休生活的王阿姨、刘大叔结伴相约晨练,刘大叔谈起了最近投资的某公司的一项理财产品,称5万块钱放了一个月,收益就有4000元,比放在银行利息高多了。王阿姨没说话,却也是听了进去。几日后,闲来无事的王阿姨逛街时,路边销售员李某递过了一张宣传单:“阿姨,我们是XX公司,公司有多项投资理财产品……”王阿姨一听,心想这不就是老刘投资的那个公司吗。半推半就间,王阿姨在李某的指引下来到该公司的办公室。
资质文件证实力 实地考察增信任
王阿姨看到办公室墙上挂满了营业执照及各种中英文资质文件,还有西装革履的办事人员,业务看起来十分繁忙,心中信任感便增添了几分。
销售员李某介绍,他们公司的理财产品都是保本付息的,根据1个月到1年不等的投资期限,预计年化收益率为8%至16%,远远高于银行同期理财项目。根据新客户当场签约开户的资金额度,还会赠送蚕丝被、千足金条、国内外往返旅游券等礼品,并且签约当天就能拿到当月的利息。听到这里,看到王阿姨有些心动,销售员李某顺势说道,“我们公司最近筹备投资古建筑修复、游船码头、养老院等项目,会免费安排各位投资人实地考察,可以当旅游放松放松心情。”想到既能领取礼物,又能享受免费旅游,王阿姨彻底放下戒心,当场签署了《投资份额收益权转让服务协议》 《固定收益与服务协议》,心满意足带走了蚕丝被等礼品。
2017年5月,公司董事长胡某某亲自带队,带着王阿姨、刘大叔等在内的80余名投资人赴某市考察某“快完工的古建修复项目”,几天后胡某某又带领考察团到另一城市某在建康复保健医院工地,称该养老院是和当地政府达成战略合作的项目,还拿出了各类证明资质的“官方”文件。胡某某承诺,投资人投资该理财产品就等于为自己在养老院预定了免费疗养床位,大大增加了投资人的信任感。随后,他们还带着投资人参观了游艇码头,建成后可用于各类游艇停靠、出海钓鱼,收益颇丰。考察完一圈回到上海后,多名投资人都追加了投资金额。
保本保息是陷阱
2018年初,王阿姨等人见手机账户已经数月没有理财收益入账,拨打销售员李某的电话也无人接听,便相约到该公司办公室询问情况,到了公司门口,透过紧闭的玻璃大门,发现内部已是一片狼藉、人去楼空,此时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
本案移送至黄浦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承办检察官发现胡某某已在2020年7月因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目前在押中。检察官经审查认为,被告人胡某某注册成立上海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募被告人李某等人,通过公开宣传的方式,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谎称其“养老院”“古建筑”“游船码头”等项目需要投资融资,以高额回报、保本保息为诱饵,诱骗共计110名被害人签订相关理财合同,涉案金额达1300余万元,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遂以涉嫌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两人提起公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