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王婷
本报讯 近日,上海青浦法院在一起离婚纠纷回访过程中,发现作为母亲的原告陆某存在不正确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于9月1日向其发出了该院首份《家庭教育令》,督促其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陆某与刘某相识于网络,两人恋爱后登记结婚。婚后于2010年生育一子小勇。然而好景不长,两人感情破裂并分居,女方陆某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庭审中,双方对小勇的抚养权存在争议。母亲陆某称,小勇是由自己带大的,而刘某存在打骂孩子的情况,小勇与自己共同生活更好。刘某则表示,妻子陆某沉迷打游戏,没有稳定工作,孩子跟着陆某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经与双方当事人多次沟通,并通过线上谈话了解小勇的真实想法及生活状况后,承办法官徐慧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原则,综合案件情况、双方抚养条件、未成年人个人意愿等因素,出具民事判决书,判决陆某与刘某离婚,小勇随母亲陆某共同生活,父亲刘某则定期支付抚养费直至小勇年满18周岁止。今年7月,该判决生效。
案件虽已审结,但思及陆某沉迷网络游戏的情况及小勇将面对父母离异后的新变化,徐慧法官拨打了陆某的电话,想了解小勇的近况。谁料,陆某的电话竟已停机。
今年8月,经多方联系,徐慧得知陆某和小勇现租住于青浦区赵巷镇,因超过7日未进行核酸检测而被赋黄码,小勇也不愿与他人交流。因此,徐慧法官决定前往两人的租住地了解情况。
8月31日,徐慧法官、青浦区妇联权益家儿部部长熊润群以及街镇、村居妇联干部一同来到陆某家中,与陆某交流谈心。陆某称,自己是初中学历,现又独自一人照顾小勇,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打游戏是帮他人代练升级赚钱补贴家用,而未按照防疫要求带小勇做核酸检测是因为错过了时间。
9月1日,上海青浦法院向陆某发出《家庭教育令》,要求陆某:依法积极正确履行监护职责,做好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适时调整工作性质,远离网络游戏,认真配合防疫要求,积极与学校老师多联系、多沟通,保持与老师至少每周一次的联系频次,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陆某签收《家庭教育令》后,承诺将认真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按照教育令所载内容履行监护职责。她愿意积极寻找新工作并融入社会生活,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言传身教,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当日,法院、妇联等各方以“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共促家庭教育令落到实处”为主题开展座谈会。会上就陆某的家庭教育指导、定期回访及就业帮扶等商议方案并达成初步共识,通过强化司法协作,充分调动多方力量,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