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9月12日。《草案》明确了一卡通的功能定位、应用场景、跨省业务互认互通等方面内容。据悉,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也正同步推进长三角一卡通的地方立法工作。
“一卡通”补齐民生短板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曾刚在接受本报《新法讯》采访时表示,《草案》开创了三省一市联合立法新阶段,各地标准进一步统一。长三角一体化五年来,一直都是“政府热百姓冷”,此次立法解决了“百姓冷”的问题,补齐了民生短板。持卡人可以享受在长三角区域凭一卡通乘坐公共交通、就医、办理住宿登记,进入公共图书馆阅览,参观公共博物馆、旅游景区等服务。同时,各类惠民惠农补贴、社会保险待遇也将通过“一卡通”发放,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全兴则指出,我国公共服务存在供给不足、效率不高、质量不理想等问题,老百姓享受异地公共服务阻隔重重,便利化短板显著,一卡通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所帮助。政务服务可以学习商业服务一卡通便利化的经验和方法,分步骤、有计划完成转型。此外,要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线下服务网络的系统化、便利化要求,尤其确保线下服务与线上信息的无缝对接和线下服务向线上信息转化的不失真。
异地就医免备案还需统一账户
《草案》规定,在长三角区域内推动社保卡在医疗卫生领域跨省通用,但持卡人异地就医仍需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备案手续。目前,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前,需要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或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线下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对于老年人而言仍不方便,那么未来异地就医有没有可能不再需要备案?
“异地就医手续会逐步放宽,但线下服务要跟上。”王全兴说,定点医院、医疗机构核准要统一具体规则,设立统一的项目清单,完善出具电子发票等监管措施,把线下服务网络做得更加扎实、标准、规范。
曾刚则表示,目前医疗领域的药品目录和检查检验标准统一,但报销标准尚不统一,各地的自主性较强。一卡通则是区域一体化、同城化的重要工具,待遇应该相同,需要尽快建立统一账户。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业机构作用,提供公共服务的针对性,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一体化仍有诸多场景待完善
实际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仍存在许多政策限制,诸如买车标准不统一异地不能上牌、异地用卡消费投诉需回办卡地解决、异地交通事故仍需回投保地理赔等。
对此,曾刚表示,一体化的未来场景将是政府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减少直接监管事务,将工作重点向后台转移,把社会组织、专业服务机构推到台前。此外,还要完善法治体系建设,优化社会治理结构,实现政府功能的升级改造,让三省一市人民有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王全兴认为,目前三省一市的规则各有差别,应做好协调,统一各地的公共服务配置、供给规则,进而上升到法律规范。如果线下各种条件都准备就绪,未来一体化的前景会扩展,应用领域会增多,但仍需要一定过程。考虑到各地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同,负担分配上也应有所不同,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来考量一体化具体项目。(见习记者 朱非)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