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昨天下午,市委外宣办举行“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围绕“推动教卫事业高质量发展 引领创造高品质生活”主题,介绍了十年来上海教卫事业改革发展有关情况。沈炜介绍,上海现有普通学校3432所,较2012年增加245所;大中小幼在校生301.06万人,增加45.1万人;专任教师23.27万人,增加5.15万人。围绕办好人民满意、一流水平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海争担全国教改探路者,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已总体达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
十年来,上海教育事业实现教育公平扎实保障、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服务贡献持续增强、综合改革迸发活力。具体而言,在教育公平扎实保障方面,本市以大中小幼一体化促进学生五育融合,构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施面向人人的艺术普及教育和“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体育课改,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不断提升,儿童少年近视率实现下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接近10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接近50%。近90%学前幼儿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建设、设施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生均经费投入等标准全市统一。教育资源持续向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地区、郊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初中等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等薄弱环节倾斜。
此外,本市保障市民生命健康的卫生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沈炜介绍,上海现有卫生机构6317个,卫生技术人员23.96万人。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试点为抓手,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4.11岁,较2012年提升1.7岁;上海地区婴儿死亡率2.30/千,较2012年下降54.37%;孕产妇死亡率1.60/10万,较2012年下降77.46%,各项主要健康指标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当前,上海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更加完善、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本市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优化发热门诊和哨点诊室布局,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系统,与全体市民一起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10%以下。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立统一调度系统,提升了急救平均反应时间。市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升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