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禁毒视角

从“负”到“正”的人生

本文字数:1405

讲述:自强青浦工作站社工  蔡苗

整理:法治报记者  徐荔

年近五旬的老曹是我的服务对象,几年前初次和老曹建立服务关系的时候,老曹家人对他的态度让我“心惊”:改不好的、“邋遢棺材”……而在村里人看来,老曹似乎就是“过街老鼠”。

后来我了解到,老曹年轻时在外闯荡,因轻信他人沾染上毒品,从此深陷毒渊。从2006年到2009年,老曹经历了拘留、强制隔离戒毒、自愿戒毒,但都没能彻底断绝毒瘾。老曹索性破罐子破摔,整天游手好闲,妻子对他彻底失望,带着儿子离他远去……

老曹真的就要这么“摆烂”下去了吗?

儿子的话浇醒了他

每次我去帮教的时候,老曹总是把我拒置千里之外,甚至对我说,“你完成任务就好了啊,其他你不要管,你也没法管。”

可作为社工,我怎么能放任他这样下去?我一次次给他发短信、打电话、登门拜访,虽然每次都得不到老曹的好脸色,但我仍坚持着。直到有一次,老曹因为儿子的一句话手足无措,第一次没有拒绝我的帮教。

那次,老曹的儿子和老曹起了争执,他质问老曹:“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都那么好,我的爸爸别人都说是个无赖,小朋友们都不要和我一起玩了!”

儿子的话像一盆冷水浇透了老曹。在我联系老曹的时候,他主动说起了这件事。“因为儿子的这句话,我想了一夜,可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今天这样……”老曹无助地问,“我想振作起来,不想让儿子受我的影响。我该怎么做?”

“首先你要清楚自己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我抓住机会开始引导老曹。当时老曹最迫切的就是想重塑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他承认作为一名父亲应该是有担当的,绝不是自己现在的样子。有了这个想法的老曹忽然醒悟,他决心一切改变先从从事一份稳定的工作开始。

我非常赞同老曹的想法,鼓励他多去招聘会,多投简历。同时,我与老曹的妻子沟通,将老曹决心改变的想法告诉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再给他一次机会。

重拾对生活的憧憬

在老曹自己的努力下,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好景不长,单位知道他的吸毒经历,不准备录用他。老曹沮丧地向我求助,他已经不止一次感受到吸毒对生活的负面影响,他想拥有正常生活,可一切好像很难……

我将老曹的情况向他所在的村委及区禁毒办做了说明,在村委的支持下,我们与老曹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经过多方协调,单位同意再给老曹一个机会,将试用期延长。令人欣慰的是,老曹把握住了这次机会,终于成为一名正式工。

与单位签合同那天,老曹特意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从拒绝帮教,到主动分享,我也感受到了老曹对戒毒康复、对我们工作态度的明显变化。

老曹实实在在的改变也打动了妻儿,他们回到了他的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的生活,老曹久违了。

令人欣慰的是,老曹为了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主动向村委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他要用实际行动来回馈社会。今年3月,防疫第一线急需一批志愿者,老曹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后来,老曹认真耐心地完成每一次任务,还曾连续“作战”18个小时,当他脱下防护服的时候,衣服早已湿透……老曹说,那段经历让他感慨良多,也让他对未来美好幸福的生活更加憧憬。老曹显然已经从最初满满的负能量转变成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毒品的受害者。纵然戒毒路上有着艰难险阻,也要坚定自己的信心。相信在个人自己的努力下,在社会各方力量的帮扶和指导下,一定能破茧成蝶走出毒品深渊。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正能量出现。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禁毒视角 B04从“负”到“正”的人生 2022-09-23 2 2022年09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