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让失能老人更有尊严

本文字数:1071

□王志顺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为4000万左右。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耄耋之年因病卧床,洗一次澡,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据一位资深助浴师称,她遇到过大概两三年没洗过澡的老人,其他通常都是好几个月或者一两年没有洗过澡。(9月22日《南方周末》)

许多失能老人之所以被洗澡这一日常生活小事“困住”,从报道来看,主要原因是对老年人,或是照料失能老人的照护者来说,洗澡可能是一件存在诸多风险隐患的“体力活”。此外,洗澡是一件私密性极高的事。有老人说,即便让亲生儿女帮助洗澡,也难以接受,“擦擦胳膊洗洗脚也就算了。”问题在于,身体的清洁卫生与健康紧密相关。特别是对于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来说,不良的卫生状况加上局部挤压很容易形成褥疮,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局部皮肤肌肉溃烂。这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成为老年生活护理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都出现了带着专业工具上门为老人洗澡的助浴师。专业的工具,让老人们在客厅、床上就能洗澡洁净身体,也带来了舒适和尊严。

实际上,作为养老服务的一个细分领域,助浴服务也越来越成为国家和一些地方关注的重点。2021年,重庆探索形成的“助浴快车”新模式,入选民政部、财政部公布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今年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开展助浴助洁和巡访关爱服务”,将其作为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的措施之一,明确将“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助浴机构”。而从2012年青岛率先试点,酝酿近十年的“长期护理保险”则被助浴行业寄予厚望。

不过,从目前来看,助浴服务毕竟还属于小众行业。究其原因,除了一些机构的服务还不够规范,还有助浴的人力成本较高,收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显得有些高。此外,很多人对“帮人洗澡”这个行业在观念上也不太能接受,甚至存在偏见。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设立相关收费标准,帮助行业建立规范化、专业化的操作规程,在税收、场地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优惠和支持,让这一行业快速发展壮大。

尊严是人的基本需求,即便是再老的人,即便已失去理智,我们也要维护其人格尊严。为失能老人提供助浴服务,既是维护失能老人最后的体面与尊严,也是“老有所养”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因为,总有一天我们都要老去。因此,无论是基于现实,还是着眼于长远,如何帮扶“上门助浴”等新兴服务行业获得更好、更规范的发展,都是摆在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议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让失能老人更有尊严 2022-09-27 2 2022年09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