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非常阅读

讲述法律的底层逻辑

本文字数:1928

目录

序言

第1章  奠  基

文明的源头是个简单的算法

演化、智力与时间

自我意识、中枢指令与分布式决策

理性、本能与自由意志

人性、公平感与丛林法则

性、血缘与利他主义

第2章  联结

“倒亦有道”

法律模拟市场

事故降级

偶然性、概率和误差

增加冗余

边际分析

责任的分摊与转移

事故的升级和叠加

民刑分界是一种投资组合

第3章  还原

霍布斯丛林和公地悲剧

从冲突到和平

合作、交易与合约

实力界定权利

产权的起源:从契约到规则

婚姻是产权和交易的竞合

从交易到市场

第4章  纵横

权力的起源和社会分层

黑风寨和绿林营的故事

国家的起源及其生态学基础

权力的游戏危机四伏

演化的人性:从猎人到农民

诉讼的前夜:战争和决斗

司法的性质和功能:不止“定分止争”

(略)

《法律简史:人类制度文明的深层逻辑》

桑本谦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社

【编辑推荐】

★法律的底层逻辑,不是公平正义,而是理性选择

★打破部门法局限,以联结思维取代割据思维

★重新理解市场、政治、生态、人性等常识性问题

【内容简介】

我们依稀觉得是人类“创造”了法律,所以应该已经很了解它了,但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法律的深层逻辑和人类的道德直觉(公平或正义)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吗?绝大多数法律人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接受的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毁灭了这种希望。

法律最古老的源头应该是个最简单的算法,即“返还法则”,它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逻辑起点,也是民法和刑法的共同源头。本书讲述了从返还法则到复杂法律制度的演化史,以此呈现法律的深层逻辑,打破部门法的界限,以联结思维取代割据思维,把不同门类的法律知识点重新组合,进而实现法学内部及法学和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

【作者简介】

桑本谦

山东济南人,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曾出版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学术随笔四十余篇。内容涉及法理学、宪法学、刑法、民商法、行政法、诉讼法、法律史等各个领域。

【序  言】

“我对法律的理解经历了两次变化:一次是进入法学院之后,法学教育把我从外行变成了内行,毕业前通过司法考试,我学会了以专业的眼光看法律;但第二次变化来得有点突然,那是离开法学院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我忽然发现实践中的法律和书本上的法律不是一回事,太多东西需要从头学起,有时我甚至怀疑过去所受的法学教育……好像就是学了很多词汇……”

在几年前的一个公开场合,我听到一位资深法律人讲了这番话(不是原话,大概是这个意思)。他无意贬低法学教育,只是强调学习还得靠自己,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法律是一个复杂、高维的行业,平均说来,资深法律人所积累的社会知识,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远胜于绝大多数行业同样资深的从业者。法律人需要终生学习,因为总要面对陌生领域的案件和事件,解决一个问题长一个见识,只靠在法学院学到的那点知识远远不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法学院不可以在法律人的职业生涯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无须讳言,目前的法学教育并不尽如人意,总体上还是一副呆板的面孔——创造了很多词汇,却没能讲出多少道理。难怪在那位资深法律人的印象里就只有词汇。确实,这话让我有共鸣,但作为法学院的老师,我还是感受到一种不言而喻的刺痛,同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写本书。至多,也就是写本不一样的书。

法学教育可以是另外一副面孔,原本它就该有很多面孔,甚至可以是生动有趣的。即便不能取代来自实务的经验积累,也可以让法律人终生受益。法律本身也可以是个窗口,法律人能透过这个窗口看世界,让自己的知识和人类数千年积累的知识洪流无缝对接。不过话又说回来,学无止境,谁又能保证自己对于法律的理解不会发生第三次改变——哪怕是那位资深法律人?——并且同样是革命性的呢?如果法律人有兴趣继续改变自己的认知体验,我期待本书能提供助推的力量。

第三次变化,或干脆说,法律人的第三次认知革命,这可能发生吗?当然可能。我只能这么回答,尽管有点尴尬,因为答案不太谦虚地暗示了,起码我已经是个过来人,而接下来,我就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指指点点了。你看尴尬经常不是因为异想天开,而是很少有人把话说得这么直白,不是吗?

本书的写作风格就是直白。我不想含蓄,不想藏着掖着,没有兴趣拐弯抹角,只想把我自以为是的道理讲清楚。不一定正确,但一定要清楚,即使讲错了,也要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绝不会把某个我讲不清楚或想不明白的问题给糊弄过去。写作是交流,不是独语,直白可以提高交流的效率。我会把写作想象成持续对话的场景,我在讲,你在听,我随时观察你的感受和反应,尽管无比期待你的会心一笑、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乃至拍案叫绝,但我更加关注你的——哪怕是些微的——迷惑、焦虑、狐疑或不耐烦。没错,作者就是读者的“奴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非常阅读 B02讲述法律的底层逻辑 2022-09-28 2 2022年09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