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下午,市委外宣办举行“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年来,上海跃升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口岸城市,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了一番,规模跃居全国城市首位,消费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上海近期还将发布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未来的上海将打造成东、西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
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顾军介绍,经过十年持续努力,上海已基本建成了与我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在全球贸易投资网络中具有枢纽作用的国际贸易中心。
十年来,上海坚持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贸易枢纽功能不断增强。2021年,上海口岸贸易额达10.1万亿元,全球占比提升至3.6%左右,我市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服务进出口额达2294.1亿美元,占全国比重提升至30%,规模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与此同时,上海贸易载体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国际会展之都基本建成。出台全国首部省级会展业地方法规,全市展览面积从2012年的1109.3万平方米扩大到2019年的1941.7万平方米;以进博会、工博会为代表的一批高能级展会连续成功举办,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等世界知名会展机构相继落户,世界百强商展数量稳居全球城市首位。
在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方面,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60%以上。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口消费品集散地。上海口岸消费品进口总额占全国比重提高到40%以上,口岸进口服装、化妆品、汽车分别占全国约70%、41%和37%。上海也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国际零售商集聚度位居全球城市第二。
顾军透露,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下一步,上海将按照“4+X+2”体系,打造“国际级-市级-地区级-社区级”4级商业中心,以一江一河交汇为核心,打造东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以提升服务长三角联通国际的消费枢纽功能为定位,打造西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这一商业空间布局规划近期也将正式对外发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