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受境内外疫情输入影响,本市持续有本土感染者报告,疫情防控时刻面临压力,丝毫不容放松。为确保本市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上海警方持续严查涉疫风险隐患、严密涉疫管控措施,坚持依法查处各类涉疫违法犯罪,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全力维护疫情防控大局稳定。昨天,记者从市公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9月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代做核酸、涉疫诈骗、制售假劣防疫物资等涉疫案件80余起,依法追究120余人相应法律责任。
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通过人群核酸检测,可以尽早发现病例,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查明并锁定风险区域和重点人群,及时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阻断疫情扩散。主动配合核酸检测,坚持应检尽检,既是从源头控制疫情传播的关键,也是每个市民应有的觉悟和应尽的义务。然而,警方发现,少数市民置自身健康与公共利益于不顾,委托他人代做核酸检测,既损人害己,又危害本市防疫大局。对此,上海警方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依法严查严处,9月以来,已行政处罚80余人,刑事立案2人。
9月14日上午,普陀公安分局白丽路派出所接到辖区一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的报警电话,怀疑有一女子以不同的身份在窗口登记做了两次核酸采样。接报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据工作人员反映,当日上午,有一中年女子连续排队后在窗口做了两次核酸采样,而且其中一次还特地穿了件雨披。
民警通过现场走访,很快发现居住在该小区的住家保姆胡某有为雇主陈某代做核酸检测的嫌疑,随即传唤胡某及其雇主陈某至派出所配合调查。
到所后,民警经过向两人询问了解到,当日陈某不想去现场做核酸检测,于是请保姆胡某帮忙代做核酸,并将自己的核酸码通过手机微信发给了胡某。考虑到陈某是自己的雇主,胡某只得铤而走险答应陈某的要求。由于担心自己代做核酸被发现,胡某在做完自己的核酸后,还自作聪明地跑出核酸亭,披上随身携带的雨披,在“变装”之后再次进入核酸亭排队,企图蒙混过关。殊不知,其行为很快被现场工作人员识破并报警。
目前,陈某、胡某因扰乱核酸检测秩序的违法行为被普陀警方分别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两人对代做核酸的违法行为后悔不已。
从警方查处的案件看,代做核酸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少数市民求方便、图省事,将身份信息(如核酸码、身份证件等)提供给他人,委托他人以自己身份代为核酸检测。二是部分公司员工、务工人员因从外地返沪或工作繁忙,错过或忘记核酸检测,为了不耽误日常工作出行,委托同事朋友以自己身份代为核酸检测。三是个别社区工作者、核酸采样工作人员、医护人员以及核酸检测人员,利用工作便利,主动替家人朋友或他人代做核酸。
据悉,工作中,警方还接到过群众举报,称有人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有偿代做核酸”的信息。经核查,截至目前暂未发现“代做牟利”的真实行为,均为朋友之间开玩笑。警方将持续关注,第一时间开展核查打击。
此外,少数网约车司机、配送寄递人员等重点行业人员,为了符合本行业核酸检测时限要求,通过变造、伪造核酸证明的方式企图蒙混过关。
警方提醒,配合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是每位市民应尽的法定义务。如果将自己的身份信息(如核酸码、身份证件等)提供给他人,由他人代为进行核酸检测,无论是应当检测人员还是代为检测人员均违反了法定义务、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干扰了检测单位的正常工作。这种行为对全市的社会防疫大局造成了危害,依法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