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近日,徐汇区“汇讲坛”在百代小楼开讲。讲坛以“千里江山向未来”为主题,嘉宾们讲述《千里江山图》创作故事,父辈革命经历与红歌、红色地标等故事,与大家回望真实历史,一同探寻当代新青年谱写未来的方式。
讲坛以《千里江山图》为切入点,该书以文学方式进行了一次新时代主题叙事新范式的文学实践。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千里江山图》责任编辑李伟长表示:“现在年轻人对党史的熟悉程度和兴趣非常大。”《千里江山图》之所以被很多人认为在红色叙事上提升了高度,主要是因为作者孙甘露在记录历史的过程中尤为重视真实感,研究历史时回到现场,进入历史文献的图景中深入调查。“他埋藏了太多的‘珍珠’在他的文字里面,有幸的读者一定能从当中一颗一颗挖出来。”通过阅读此书,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在脑海中构造了一幅历史场景,重温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中共地下党为了传递一份图谱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在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中,共产主义的开拓者俞秀松为早期共产主义事业尤其是党团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论坛现场邀请俞秀松继子,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副会长俞敏向大家讲述父辈坚定走向革命道路的原因与过程,以及自己在追溯这段历史时的深入考究。俞敏表示,当代青年人也会在人生十字路口上面临重大抉择,应当向一百年前的青年人学习,选择值得纪念、缅怀、敬重的方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