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得到消息的那一刻,悬着的心才踏实放下。感谢认真负责的静安民警们……”10月22日,家住静安区的市民丁女士专程给静安公安分局写来感谢信,感谢民警们连夜帮其找回走失足足15个小时的儿子小赵。
10月19日18时许,丁女士向静安大宁路派出所报警,称本应在16时许放学回家的儿子小赵当天迟迟未归,疑似走失。经询问得知,小赵今年10岁,就读于静安区某实验小学五年级,事发前一日,丁女士曾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责罚过儿子,这很有可能是孩子负气“出走”的原因。
接报警后,静安公安分局刑侦支队会同大宁路派出所兵分三路共同开展查找,一方面派出所联系学校协助在校园内各个角落找寻孩子下落,另一方面则由民警带着父母到孩子常去的公园、绿地等区域进行查找,与此同时,刑侦部门和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也实时展开视频联动,加强街面公共视频发现。
经查,警方发现小赵在离校后徒步沿大宁路向万荣路方向走去,并于19时许出现在交通路真北路附近。“男孩当时沿着铁轨方向步行并一路向西,由于其间会有列车经过,我们判断孩子很可能会在途中掉头或转弯”,大宁路派出所副所长彭东海介绍。在多部门协助下,民警对孩子途经区域展开“地毯式”查找,但最终只在真北路上一小区内找到孩子丢弃在花坛中的书包,未见孩子踪影。
寻找行动持续到深夜,10月20日凌晨3点,民警仍在微信群里和家属沟通,不愿放弃任何一丝线索。当晚参与搜寻的分局刑侦支队综合室主任孙超琦等一行人连夜通过对男孩途经沿线的所有公共视频展开研析,试图尽快确定孩子下落,但由于夜间光线不佳、孩子迂回徘徊,视频查找几度陷入僵局。
次日凌晨6时许,“看到他了!”紧盯屏幕10余小时的孙超琦第一个发现男孩的身影,为避免再次与男孩“失之交臂”,分局多档警力闻讯而动赶赴现场,并最终于7时许在位于桃浦路上的一小区内找到了“离家出走”整整15个小时的小赵。
家属得到消息立刻赶到现场。“见到儿子的那一刻,孩子的眼神里还是有些抵触,衣服上都是泥土,我们都很心痛,心里也愈发感激公安民警们。”22日,丁女士夫妇专程到公安机关表示感谢。丁女士表示今后会改善教育方式,多顾及孩子感受。
据介绍,今年以来,针对老人和儿童“一老一小”走失、出走的警情,静安公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最大程度减少伤害,在此类求助警情发生后,分局指挥中心将第一时间组织多警种协同作战,快速分析判断走失、出走的时间、地点、原因,确定搜找范围,组织街面巡防警力全力查找。同时,也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家庭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为预防孩童走失情况发生,家长可视条件为孩子配备带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表,在察觉孩童走失后应立即报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