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重点

进博会法庭4年受理104件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调撤率逐年提升

司法护航进博会“越办越好”

本文字数:3280

青浦法院涉外商事审判服务保障进博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通讯员 崔缤予 摄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第五届进博会已进入倒计时。日前,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涉外商事审判服务保障进博会工作情况,并发布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工作白皮书。

自2018年10月8日上海青浦法院设立西虹桥(进博会)法庭起,截至2021年,进博会法庭共受理104件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该类案件的调撤率逐年稳步提升,平均调撤率近45%,一审服判息诉率高达75.26%,涉外、涉港澳台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初现成效。四年来,青浦法院作为司法服务保障进博会的主战场,不断完善改革创新领域的各项机制,积极回应涉外商事司法需求,努力提升涉外审判司法效能,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外商投资和保护的法治环境,全力护航进博会越办越好。

平均调撤率近45%  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初见成效

发布会上,上海青浦法院发布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工作白皮书》。该份白皮书详细介绍了2018年至2021年青浦法院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的审理情况,并针对案件审理中存在的特点与难点,总结梳理出审判工作举措中的有效探索及成功经验。

白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进博会法庭共受理104件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呈现逐年稳中有升趋势。该类案件的调撤率逐年稳步提升,平均调撤率近45%,一审服判息诉率高达75.26%,涉外、涉港澳台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初现成效。

受理该类案件中,涉及的案由多达30余种,其中以“公司法类、买卖合同类及借贷类”三类纠纷最为典型,占比也最大。其他合同类纠纷中又以“承揽合同和服务合同”两类纠纷为主,此两类涉外案件往往可能还涉博涉展,案件特征呈现交叉。

全流程网上办案  精准便捷化解涉台纠纷

2021年4月,田某为获取“天使鸡排”品牌使用许可,向某餐饮公司支付约4万元,并签署书面协议。随后,田某发现餐饮公司并非“天使鸡排”商标权人,也不具备特许经营资格,于是多次向餐饮公司催告返还已经支付的4万元,但均未有结果。

田某正准备起诉餐饮公司,在调取企业工商登记信息时,竟得知餐饮公司已于2021年8月17日注销,清算组成员为其公司的两个股东刘某、杨某。田某认为,其在清算过程中未履行通知债权人的义务,未依法清算便注销了公司,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合法债权,于是一纸诉状诉至法院,要求两股东对餐饮公司未清偿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案件很快到了进博会法庭,这起清算责任纠纷中的被告之一杨某系中国台湾居民,案件审理恰逢上海疫情封控期间,原定于今年4月25日的线下庭审无法进行。青浦法院法官为确保庭审如期举行,积极联系各方当事人后改为线上开庭审理。

庭审当日,各方当事人全部上线后,杨某当场“面签”授权委托书并在“举证质证”板块上传。随后,在法官主持悉心调解下,各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田某的4万元由两股东刘某、杨某分6个月还清。“本以为要解决此案多半旷日经久,加上疫情影响,我都没抱很大希望。没想到不仅能如期线上开庭,还能达成调解,太感谢了!”田某向法官表示感谢。

据介绍,这起“典型案例”,是全流程网上办案在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中的成功实践,也是青浦法院智慧法庭建设成果的体现。发布会上,上海青浦法院还发布了另外4起涉外、涉港澳台典型案例,呈现近年来上海青浦法院在涉外审判中的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如在加拿大某公司与上海某公司展览合同纠纷案中,通过绿色快处机制高效化解首例涉外涉进博会案件。

高效、专业、智慧服务保障进博会“越办越好”

近年来,上海青浦法院及时、公正、高效地审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纠纷案件,明晰商事裁判规则,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秩序和交易安全。通过设立“一站式”诉讼服务窗口及智能化诉讼智慧舱,开通涉外商事案件咨询、立案、保全、调解、审判全流程绿色通道等,持续优化涉外审判纠纷解决机制,集约高效服务保障进博会“越办越好”。同时,深入实施涉外审判精品战略,精准专业服务护航进博会。

此外,青浦法院还创新探索涉外审判工作方法,智慧便捷服务保障进博会“越办越好”。科技赋能加快发展互联网司法新模式,青浦法院持续推进在线立案、缴费、调解、庭审、送达等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建设,让涉外商事主体参与诉讼更加便捷高效。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探索送达、公证认证的新方式,突破长期以来困扰涉外审判的难点问题,提高审判效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对于无法办理公证认证手续的域外当事人,探索运用全流程网上办案平台,在确认当事人身份的前提下,通过视频面签委托材料,既确保委托手续合法合规,又大幅缩短审理周期,为中外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涉外送达成“老大难”  六大举措破难题

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案件领域不断拓宽,涵盖了跨境贸易、投资、金融、证券等多个领域,案件类型日趋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在往纵深方向上不断发展,离岸交易、跨境投资等对外经贸方式不断拓展和创新。

白皮书进一步总结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的六大特点与难点:涉“一带一路”及东盟国家的案件增幅明显,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稳步推进,随之而来青浦区的涉外商事纠纷也日益增长;金融及新技术领域的涉外案件开始涌现,除了传统商事合同类案件外,例如国际银团贷款、信用证欺诈等金融领域的涉外商事案件开始涌现,此类案件往往诉讼标的额偏高、审理难度较大;涉外送达成案件程序问题“老大难”,域外送达问题一直是影响审判质效的“瓶颈”之一,往往会导致案件审理周期较长;外商投资类企业成为涉诉典型主体,法庭受理的涉外商事纠纷中大量涉诉主体都是外商投资类企业;案件调撤率高,但审理难易度两级分化;离岸交易规模攀升,但交易风险叠加。

针对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理中存在的涉外送达、离岸交易风险叠加等难点及特点,进博会法庭推出六大工作举措:发挥集中管辖优势,组建专业审判团队;编撰类案审判指引,加强司法研判工作;形成案例培育机制,用“案例”发声;建立和完善“诉、调、仲”一站式解纷机制;推动多元解纷常态化应用,加大调处力度;借鉴全流程网上办案,创新涉外审判工作方法。

【声音】

为进博会提供国际一流法治支撑

上海市人大代表邵菊敏表示,涉外司法审判工作是涉外法治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涉外司法审判工作就是强化涉外法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大背景,给我国涉外商事审判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新的挑战。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邵菊敏代表认为,一方面,需要司法裁判者们充分发挥司法智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应对;另一方面,也需要司法工作者们立足国情,借鉴成熟解纷机制,加强交流合作,创新工作举措。

“青浦法院不惧挑战,聚焦涉外商事审判效能的举措,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邵菊敏说,白皮书中所提及的8天高效化解涉外涉进博会案件的做法,充分体现了进博会法庭在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积极提升涉外商事司法效能所作出的努力,对于司法助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极大的示范价值。

在青浦区政协委员石惠军看来,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通过此次新闻发布会,我深切地感受到青浦法院在提升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效能上作出的努力,充分发挥了进博会承载地的司法服务保障职能,形成了系统集成、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石惠军委员说,希望青浦法院在涉外商事司法联动协作上继续探索,创新举措,为推动进博会“越办越好”提供国际一流的法治支撑,推动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助力构建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开放市场的‘示范窗口’,青浦法院积极回应涉外商事司法需求,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青浦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富泉表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4司法护航进博会“越办越好” 2022-10-25 2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