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上午,由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上海市科学技术研究所协会、长宁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等单位承办的第八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市绿化市容局分会场“生态践行活动”在长宁区中山公园举办。本次活动采取“公园+科普”方式,让市民切身感受中山公园改造后的品质提升,充分展示公园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活动通过专业人士带领讲解、绿色行走的方式引导市民阅读植物、聆听自然、认识古树和理解碳汇,在活动体验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及科普知识,共同守护城市记忆和人与自然和谐。
本次“生态践行活动”主要有以下3个亮点:一是以中山公园为代表的城市公园趣味科普森林“碳库”“氧吧库”和“基因库”功能;二是现场展示城市绿地和森林生态效益智能监测系统;三是创新呈现上海运用数字化手段精细养护古树名木的科学方法。
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期间及其前后,本市动植物园、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活动。包括举办首届上海市民社区花园节、上海市民观鸟大赛、2022年金秋赏菊季、2022年金秋赏蝶季、上海植物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展”巡展和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云看馆等,吸引市民走进公园绿地等各类科普场所,走出家门、亲近自然,切身体验上海公园城市建设成果,增强市民群众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