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法治剧焦

充满烟火气的备战高考全景图

本文字数:1469

由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指导的电视剧《大考》因真实质感、宏阔视角和丰满人物引发观众的高频次互动。剧作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让百姓站在舞台中央,展现这场“大考”中普通人的成长,彰显全社会在特殊时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让观众在接地气的故事中产生了共情和共鸣。

《大考》

导演: 沈严  贲放

编剧: 聂成帅  张雨辰  宋慕歌  于法润

主演: 陈宝国  王千源  李庚希  胡先煦  荣梓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首播: 2022-09-21

集数: 22

单集片长: 45分钟

剧情简介:

2020年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金和县高三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彻底改变,一场“大考”拉开序幕。正当众人克服各自困难迎接高考之时,洪灾袭来,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为这场全社会的“大考”,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每个国家都带来严峻考验。在我国,高考不仅是高三学生人生命运的转折点,更是一代年轻人、教育工作者等向时代交出的庄严答卷。电视剧《大考》立足于这一时代背景找寻叙事切口,将高考这个常态的大事放在疫情的背景中讲述。

高考不仅仅是学生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其背后还牵扯到父母、亲朋、教师乃至社会各个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剧《大考》中的“大考”,不只是学生的大考、家长的大考、教师的大考,也是教育的大考、社会治理水平的大考,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大考。

考生们如何应对这个人生的艰难挑战?在遭遇疫情延迟复课后,老师、家长、社会各界如何支持帮助他们?国家又是如何强力出手,制定相关政策,为这次高考保驾护航?创作者通过复调式的结构,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

一方面,创作者通过因遭遇洪灾延期考试、启用副题,积极疏导考生情绪等情节铺陈,深刻揭示了这些考生之所以能够完成高考,得益于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另一方面,在教育工作者就不同的教育理念进行交锋对话的过程中,在几位考生与家长的日常交流中,创作者借由人物之口对我国高考制度进行探讨,最终传达出理性且辩证的认知,即任何制度都没有绝对的完美,但现阶段的高考制度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座城市、两所学校、数位老师学生、几户典型家庭——该剧依循着从个体到家庭再到社会各界的故事线索,用丰富的群像、典型化的人物、复杂的人物关系,拼出一幅千家万户乃至整个社会备战“大考”的全景图。

创作者将镜头对准疫情之下的普通人,透过特殊时期的重要社会事件描绘青年一代的梦想与奋斗,透过社会力量的凝聚彰显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在生动展现普通百姓的奋斗精神与逐梦之旅的同时,也不回避留守儿童、精神亚健康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共同绘就了一幅充满烟火气息的中国式市井百态图。

面对生活赋予的鲜活素材,《大考》没有刻意渲染、过度铺陈,而是以一种“生活流”的方式,将日常化的生活、情感融入叙事,于细微处见不凡、从烟火气里见崇高。因而,该剧不仅较好地展示了中国式的亲情、友情、师生情,又比较立体地刻画了医护工作者、警察、基层干部等面对突发事件时同舟共济的大爱与大义。这些情感脉络的交错与汇聚,让观众在静水流深处感受到了人性的美与善。

电视剧创作不仅是对现实的映照,更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审美创造和精神引领。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密联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大考》虽在矛盾冲突的复杂性、表现社会生活的纵深感等方面,还有可提升空间,但仍不失为一次紧跟时代脉搏、深入生活搞创作的用心实践,对未来的电视剧创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整理自《光明日报》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剧焦 B05充满烟火气的备战高考全景图 2022-11-11 2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