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律师服务

画手遭遇“原创”维权尴尬

律师:作品底稿、原件等可以作为证据

本文字数:1346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些画手在社交平台分享作品时,发现自己的画作被电商平台上的商家拿去印刷出售。创作者维权却遭遇了尴尬,面对侵权,画作原创者该如何维权?

作品被商家盗印

画手鹿鹿告诉记者,她喜欢通过游戏中的Q版人物寻找灵感进行创作,之后会放到社交平台上供网友观赏。今年9月她发布了多张作品,吸引了不少点击量。没过多久,就有粉丝通过平台私信称“你的画作被网购平台的商家拿去盗印了”。经过查找,她在某电商平台看到自己的9张画作被盗去印刷在驾驶本皮套上。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创作者均称,自己发布作品的目的仅限于观赏,并不授权商用。没想到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印在手机壳、贴纸、徽章等商品上面,并以10至40元不等的价格在电商平台上出售。

由于商家对盗印的质疑不予回应,鹿鹿决定找平台投诉处理,但相关界面上并没有专门的选项来处理盗印,只得选择“违禁商品”这一选项。“截至目前,盗印的商家已经将该商品下架,但我却并不觉得自己维权成功了,因为淘宝也没有给我二次反馈,我猜测是因为没销量才下架的。”

投诉被要求提供证据

同样遭遇侵权的乐乐和优优尝试通过该电商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进行投诉。10月18日,优优通过粉丝得知,她于7月21日、24日、27日、30日和8月4日、10日、17日发布的关于游戏“原神”的画作被商家盗用,“这些画作总共花费了80个小时左右才完成,发布在社交平台上也仅供观赏,不授权商用。”优优说,在明确告知商家“我没有授权任何商用,请立刻下架”的要求后,对方只回复了一个“嗯”的表情包便没了下文,再发消息就显示“已读不回”。

可优优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投诉,也遇到了难题。该页面仅适用于摄影作品,要求提供“模特图”和“花絮套图”。优优还是尝试将被盗作品放入平台进行申述,上传了作画过程图。但平台以“贵方提交的图片不完全为原图,请重新提交全部从相机直接导出的原图的举证图片”为由拒绝受理。这让优优十分苦恼。此外,好几个电商平台会要求上传知识产权材料才可以进行投诉。

平台应完善投诉渠道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晶璞告诉记者,从著作权的产生来看,美术作品的著作权自该作品创作完成之日即自动产生,不论作品是否发表、是否登记,作者著作权的取得均不受影响。然而从著作权保护的角度来看,在作者权利受到侵害时,“作品登记证书”是证明权利人权属证明最为直接且有力的证据。因此,未进行权利登记的作品依然受法律保护,但取得权利证书可以极大降低作者维权难度。

对于平台的“不作为”,赵晶璞表示,销售平台如果不知道所销售的为侵权产品或对相关商品已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应承担停止侵害等无过错责任即可。此外,平台应设置并完善权利人异议的投诉渠道,以便及时发现侵权行为。

“从目前情况看,需要由创作者来证明其为著作权人。他们可以通过相关作品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等文件来证明。”赵晶璞指出,商家未经作者同意或授权,擅自使用其美术作品营利,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结合具体侵权情况,可能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且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以营利为目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龙帅宏  宋霞)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B06画手遭遇“原创”维权尴尬 2022-11-21 2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