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全市220个街镇全面达到垃圾分类示范街镇管理水平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满3周年

本文字数:1022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3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在沪举行。记者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3年以来,超2.2万个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完成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垃圾分类注册志愿者总人数将近70万人,全市220个街镇全面达到垃圾分类示范街镇管理水平。

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介绍,除受疫情影响外,全市可回收物分出量6912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2.07吨/日,湿垃圾分出量9328吨/日,干垃圾清运量15552吨/日。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35%左右,可回收物量回收量基本稳定在日均7000吨左右,有害垃圾分出量日均2吨以上,与2021年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基本持平,全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保持良好势头。

2019年以来,超22000个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通过安装洗手装置和除臭设备等完成升级改造,有效推动了人居环境改善,让垃圾分类从社区治理难点成为撬动社区治理的有利支点。尤其是今年以来,市民习惯养成和社区管理秩序经受住了本轮疫情考验。

在收运处置方面,目前全市湿垃圾资源利用和干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共25座,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从2018年的1.5万吨/日上升到3.4万吨/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市建成1.5万个服务点、198个中转站、15个集散场构成的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推进各区将中转站及散场纳入区级规划,持续提升可回收物体系规划保障。同时设立有24处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强化标志性区域及交通枢纽地铁站点等窗口区域垃圾分类宣传氛围。

在《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3周年之际,“垃圾分类‘随手拍、随手改’志愿服务百日行动”昨天也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展开。

记者获悉,本次活动主要针对垃圾分类中小包垃圾乱投放、乱丢弃等不文明行为,通过随时发现、随时整改的方式,巩固居民垃圾分类习惯,提升垃圾分类实效。活动从2022年11月29日开始,至2023年3月15日结束。号召全体市民人人参与,倡导“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志愿者”的垃圾分类新风尚。

市绿化市容局表示,通过发动广大市民群众随时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情况,随手拍摄小包垃圾乱投放、乱丢弃行为的照片,并且即时协助完成所发现问题的整改,进一步调动市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打造“随时监督和即时整改”融为一体的上海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新品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全市220个街镇全面达到垃圾分类示范街镇管理水平 2022-11-30 2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