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打造群众信得过的“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 法治进乡村有新成效

村头召开听证会 矛盾变成“金点子”

本文字数:3081

荨听证员、信访人、听证相对人、听证参与人正在召开一场“家门口”简易听证会 记者 夏天 摄

荩5名员工代表与各职能部门坐下一起商讨解决方案 奉浦街道 供图

□法治报记者  夏天

让群众矛盾在家门口吸附,让群众建议在家门口转化——在位于上海远郊的奉贤、金山等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正不断探索信访“家门口”服务体系。有的创新推出“百椅代理站”信访品牌,在全街道范围内设置近百个集矛盾调解、人民建议和心理疏导等公共服务资源为一体的代理站,将“信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打造群众“找得到、坐得下、聊得开、谈得拢”的15分钟“信访”圈;有的借助村居公共空间,应用“简易听证”方式,建立基层民事民议平台,促进信访矛盾及时就地解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今年“宪法宣传周”期间,本报记者走近奉贤奉浦街道、金山廊下镇等地,从百姓对家门口信访服务的体验,看法治进乡村新成效。

信访会开成“股东会”两天化解百人纠纷

今年8月8日午夜,位于奉贤区西韩路上的一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投资人突然发布《告示》,宣布企业破产。

对于上个周五还能正常下班欢度周末的该厂近200名员工来说,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次日也就是8月9日一早,所有员工都在公司聚集,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已不见踪影。

被欺骗、被抛弃……愤怒互相传递着,像无头苍蝇般的员工们积累着负面情绪。

最早得到信息的奉贤公安分局奉浦派出所,立即将此情况上报至街道。街道随即要求公安、信访等部门赶赴现场。该站信访代理员火速“接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局面,同时启动联动机制,联合区劳动仲裁、劳动监察部门、开发区管委会、派出所、律师团队等专业力量成立工作专班,一起组织企业的部分中层干部开会安抚情绪,商讨方案。

下午,专班就叫来了企业职业经理人,共同核对出企业劳动者人数为189人、理论补偿基数1000余万元,但企业账户余额仅100余万元。雪上加霜的是,当天下午还有多家供应商闻讯赶来,明确该企业的债务合计金额3000余万元。人数如此众多、资金缺口如此巨大,让工作陷入僵局。

8月10日,经持续沟通,员工们情绪逐渐平稳,大伙根据要求,派出5名员工代表,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斌的主持下,与各职能部门坐下一起商讨解决方案。同时在另一间会议室,专班又组织供应商召开协调会,在有关领导以及律师的引导下,事件有了柳暗花明的转机——6家主要供应商主动愿意以债权和注资方式,购买该厂所有的股份,并愿意承担企业所有债权,保证所有员工的合同继续履行。

得到了原投资人的同意确认后,该股权转让方案基本确定。当日中午12时45分,企业张贴了企业股份转让公告。从下午1点开始,街道、开发区、律师等部门协同企业管理层,把员工分成7组开展解释工作。直到下午6点,所有员工的解释工作完成。

8月11日一早,雨过天晴。工人们陆陆续续按时来到企业上班。供应商全部到位商讨股权转让细节及法律程序,一切步入了正轨。一场看似一触即发的群体矛盾,两天内就得到了化解。

记者从奉浦街道获悉,作为一个“产城融合”的区域,奉浦信访代理员善用良方解纠纷,善开群众“会诊室”,用一把“智慧椅”将信访会议开成了“股东大会”,对症下药,逆盘破局,让信访成为“公正的艺术”。2019年至今,街道已化解企业纠纷130余起,形成调解协议110余份,涉及企业结构调整、农民工欠薪、安全事故等。

“我上访”变“我建议”专业人士来支招

共享单车违停违放,挤占人行通道,行人不胜其扰——这是奉浦街道宝龙商圈“百椅代理站”此前多次接到的人民建议。该站信访代理员立即响应,两手齐抓,一边展开大量调研,收集建议;另一边反复对接第三方哈啰单车公司,沟通协调,商讨整改方案。历经10多次专题协调会,最终探索研制出“蓝牙道钉”试点项目。整改优化后的宝龙商圈共享单车使用率超4小时/天,规范还车率提升至98%,以科技赋能有效破解了市域治理下的共享单车治理难题。

积极引导群众变“我上访”为“我建议”,信访代理员在履职过程中,发现了基层社会治理“金点子”“金钥匙”的富矿。用一把椅子,就能召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议事会”,百把椅子就能汇聚起一大批人民群众的金点子。据统计,2019年至今,奉浦街道共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征集30余次,收到人民建议200余条,职能部门采纳率达95%以上。

同时,一把“专业椅”,更成为汇聚奉浦达人“群英会”。通过“百椅代理站”,奉浦吸纳了心理咨询师、社区规划师、律师等专业人士、热心居民组建成“百椅达人”服务队。

达人在代理站不仅能够参与社区治理,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更能拥有成就自我的社区舞台。目前,街道已成立“胡红梅达人工作室”“刘悦来达人工作室”“乐龄和事佬工作室”等服务团队,为辖区群众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

听证会不遥远  村头召开解民忧

近日,在近郊金山区廊下镇中华村,一名听证员、一名信访人、一名听证相对人、两名听证参与人正在召开一场“家门口”简易听证会,起因是村级道路修整项目由于村民的反对一度被搁置。通过现场村民表达想法、职能部门解释方案、听证员梳理事情脉络,厘清责任,顺利劝导村民转变观念,最终化解修路难题。

村民李某也在听证会上实现了自己的诉求。今年10月他来访反映,6月河道整治施工将其自家河滩损坏,项目竣工数月后也未进行修缮。村委会接访后,经商议决定采用召开简易听证会的方式,处理该信访矛盾。听证会上,诉争双方各自发表意见,听证员综合评议,形成听证结果,由工程方承担修理责任并在一周内完成。“这是我们首次尝试通过简易听证的方式,处理家门口信访矛盾,并将其有效化解。”中华村党总支书记俞永兴介绍说。

简单来说,人民信访事项简易听证工作就是以“公平、公正、公平”为原则,便民、及时、高效地处理信访案件。通过当事人陈述、举证,第三方听证员评议、合议等方式,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处理信访事项的程序。听证员队伍由乡村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退休法官、人民陪审员、行业专业人士、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能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组成。

近年来,廊下镇积极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高“家门口”信访化解能力。依托全镇14个村居“自治公堂”,结合简易听证的方式,建立基层民事民议平台,推进“人民信访简易听证工作站”创建。在此基础上,将持续完善简易听证工作制度,不断扩大听证人员库,开展简易听证工作技能和知识培训,提升在化解积案方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渗透、共治协同”的作用,从而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日前,金山区人民信访事项简易听证工作研讨会在廊下镇中华村举行。会上,中华村人民信访简易听证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同时大会向听证员代表颁发聘书。这是廊下镇结合既有“自治公堂”品牌与平台,探索创新建立“信访简易听证”工作方式,厚植“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基层社会治理理念的体现,以促进信访矛盾及时就地解决,不断提高信访工作“家门口”化解能力,推动全镇“人民信访简易听证工作站”的建设。

“通过中华村试点单位创建探索,认真总结提炼,形成富有廊下特色、符合金山农村实际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信访化解方法。”活动现场,廊下镇信访办主任李军辉说,“通过打造群众信得过的‘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在群众家门口及时有效就地化解、缓解一批矛盾。”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村头召开听证会 矛盾变成“金点子” 2022-12-06 2 2022年12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