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社会

“疾控中心”来电核实?

换“皮”诈骗险些骗走老人20万元

本文字数:1017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从“疾控部门核实”到“公安机关办案”再到“银监会协助”,72岁的马阿姨近日遭遇了新型电信诈骗“组合拳”,幸而民警及时介入劝阻拦截,成功帮助被害人挽回20余万元经济损失。

12月8日下午,静安临汾路派出所接辖区一社区干部来电求助,称自家小区的居民马阿姨疑似接到了电信诈骗,目前马阿姨已经不知去向,担心其可能已去往银行进行汇款。接到报警后,临汾路派出所立即启动警银联动止付预防措施,以该小区为中心通知到周边多家银行加强关注,同时立即组织视频+实兵联动搜索马阿姨下落。下午15时许,民警在临汾路上找到了正去往银行的马阿姨,成功劝阻并现场向马阿姨进行了法治宣传。

原来,当天上午,马阿姨接到一通“疾控中心”打来的电话,告知其12月6日曾到静安区某酒店住宿,该酒店涉及疫情管控,需要马阿姨配合工作,马阿姨因本人未去过该酒店,未理睬并挂断了电话,但紧接着又一通自称是上海某公安分局的电话打到马阿姨手机上,对方称曾有“嫌疑犯”冒用了马阿姨身份在该酒店住宿,因其牵扯到一起20余万元的洗钱案,“民警”要求马阿姨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办案。

电话那头的马阿姨立马就慌了神,很快“坦白”了自己个人名下的资产、投资项目等情况。结束通话前,对方称还有会相关机构向其咨询资产事宜,要求马阿姨全力配合调查。当天下午,马阿姨果然又接到所谓银监会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在“警方办案”期间,须对马阿姨名下的资产进行冻结,美其名曰是“保护财产”,并要求马阿姨尽快将名下多张银行卡内的20余万元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期间,对方还详细询问了马阿姨的银行卡账户、密码,并要求马阿姨提供“验证码”……

一句“安全账户”让马阿姨立刻清醒,其未第一时间按照对方“指示”提供验证码和进行汇款,而是及时向社区干部反映了该情况。但不巧的是,过程中马阿姨因操作不慎,将手机调成了勿扰模式,在接连几个小时没有得到回馈后,着急万分的马阿姨就准备跑去银行进行汇款。

见到“货真价实”的民警出现在自己面前后,马阿姨心中的顾虑和担忧被打消,经警方联动疾控等相关部门证实,马阿姨所接到的一连串“电话轰炸”均系骗子假冒,该案系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只是骗子在作案“搭讪”环节中加入了所谓“疫情”相关关键词,从而更具迷惑性。

12月8日至9日,临汾路派出所又两次组织民警到访马阿姨家中进行法治宣传。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4“疾控中心”来电核实? 2022-12-16 2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