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用公正裁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海市高院发布10个典型案例

本文字数:1168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小案大道理——上海法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记者注意到,10个典型案例均为上海法院2021年以来审理并生效的案件,涵盖刑事、民事和商事等多个审判领域,分别从崇尚诚实守信、维护公序良俗、保护弱势群体、倡导和谐友善等方面体现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一起典型案例“宠物店销售病猫案”的承办法官王蓓介绍了案件审理过程,涉案商家明知所售宠物是病猫,却在交易过程中故意隐瞒,其行为构成欺诈,法院判决支持了原告“退一赔三”的诉讼请求。她提醒消费者,挑选有资质、信用好的宠物店,及时要求商家提供疫苗注射证明等健康材料,并警示商家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无疫的宠物。

另一起典型案例“行李箱坠落伤人案”发生在地铁站,中学生小李搭乘自动扶梯时,因为低头看手机,疏于管理随身携带的拉杆箱,导致拉杆箱坠落砸伤沈阿婆,经法院判决,赔偿沈阿婆损失2.6万余元。承办法官李海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该案不仅对公共场所的“低头族”敲响了警钟,也反映出青少年在公共场所活动期间安全意识的缺位,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予以足够的教育和提示。

据悉,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还有平等灵活保护骑手劳动权益的“外卖骑手工伤案”,抵制职场违法行为的“职场性骚扰被辞退案”,惩治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的“贬损女性广告案”,引领青少年向上向善价值观的“演员限薪令案”,呼吁共担风险、共克时艰的“疫情期间减免租金案”和保护家庭弱势群体权益的“妻子被家暴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

“上海法院公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个典型案例,有助于人民群众‘以案学法’,彰显了在民生司法、司法为民中践行公正司法。‘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司法实践。”上海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刘正东在线旁听后表示。

据悉,近年来,上海法院通过健全裁判文书说理、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案例评审等工作机制,主动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到法院各项工作,涌现出一批坚持人民立场、着眼民生大局、传递司法正能量的优秀案例。其中,有50余个案例分别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全国消费维权典型司法案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善意文明执行典型案例”、“打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等。

“下一步,上海法院将全力推进审级职能定位改革,以公正司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完善优秀案例、文书的考评标准,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质效考核工作;继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的培塑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上海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茆荣华表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用公正裁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3-01-06 2 2023年01月06日 星期五